关灯
护眼
      老太太指责金美玉乱花钱,金美玉听明白了,却也没搭茬。

  说啥?说她给爹娘买布花钱做衣服不是乱花钱?

  老太太身为长辈,她要是这么说了,那就是犟嘴了。

  所以金美玉选择不吱声,但是老太太却没打算就这么算了。

  她上下打量了金美玉一圈,她身上穿着的也是新衣服,金大嫂做的,虽然款式老旧了些,但是在这村子里,十里八村的,也算是独一份了。

  “一个丫头片子,穿的这么好,你也不看看满仓满谷他们穿的是啥,你怎么好意思,姑娘家家的,不知道在家里帮着干些活计,只知道往外面跑,到处疯玩,啥也不做,早睡晚起,那城里的姑娘都没你痴懒!”

  老太太数落的声音不大,金美玉深吸一口气后全当没听见,任由老太太嘀嘀咕咕说了好半天,直到金良顺出来了,她才停下来。

  金良顺也不知道听见没听见老太太的嘀咕,反正出来的时候,衣服已经穿好,脸上也带着笑。

  “美玉!你看看,爹爹穿得好不好。”

  是好的。

  别看金良顺已经是四十多奔五十去的人了,他长的却并不老,并且人高马大的,这样的一个人,一身好衣服一上身,就显出了一些英气勃发来。

  金美玉的做工还差些,衣服做的不是很板正,上面绣的花也粗糙僵硬,但是架不住金良顺身材好,不管穿什么都好看。

  金美玉原本还有些蔫,但是在看见自家爹爹后,一下子就支棱起来了。

  “哇,爹爹穿着真好看!”

  金良顺被女儿夸了,也很高兴,特意在女儿的面前转了一圈,转完后还不住夸奖。

  “我女儿真棒,做的真好,爹爹穿起来十分的合身,我家囡囡最厉害了!”

  “那美玉以后多给爹爹娘亲做衣服穿。”

  “好。不过做衣服伤眼睛,美玉每年给爹爹娘亲做一身就好了,你的哥哥侄子们有你嫂子们呢,你就不用为他们劳累了,我家囡囡日后可要找个好人家,可不能坏了眼睛。”

  金美玉点点头,特别听话。

  “好的爹爹,美玉听爹爹的。”

  看美玉那听话的小模样,金良顺的心都要化了,再一次在心中感叹儿子和女儿就是不一样。

  开心过后,金良顺才想起屋里还有其他长辈,他拍了拍金美玉的头,然后和她说。

  “美玉先回屋里去,爹爹一会儿和你有话讲。”

  “好。”

  应了一声后,金美玉就真的带着小六回屋去了,至始至终都没看二老一眼,老太太也因此暗地里刮了金美玉一眼,不过等金良顺转过头来后,老太太又恢复了和善的模样。

  回屋,关上屋门,金美玉这才垮了脸,并且松了一口气。

  她在门口站了一会儿后,就爬上床,继续没完成的绣活。

  她学刺绣已经好几天了,但是这东西和知识不同。

  知识学到了脑子里就是自己的了。

  但是刺绣这种东西,在学习空间中学的好好的,出来后手就不听使唤了,需要重新练习,才能有在学习空间中的稳准和速度。

  好在因着已经有了一些基础,练起来也不难,就是需要多花一些时间。

  当然了,五岁的金美玉要说刺绣有多好,那真没有,看看金良顺那套衣服上的刺绣,那已经是金美玉现阶段最好的成果了。

  金美玉还拿着绣绷努力着,金良顺这个时候敲门了。

  “闺女,爹能进来吗?”

  金美玉连忙说。

  “可以的爹爹。”

  金良顺推开门,看见自己闺女坐在一堆布料里,拿着绣绷的样子,下意识的皱了皱眉头。

  “闺女,这屋子这么暗,你怎么能在屋子里绣花呢。”

  这屋子是临时隔出来给金美玉住的,不大,也没有窗户,关上门后,屋子里暗得很,透光的地方只有一些没堵严实的边边角角。

  金美玉眨巴了一下眼睛,才反应过来屋里暗这件事。

  因为有学习系统的缘故,金美玉的目之所及之处都是亮的,因此金美玉可以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学习。

  这么长时间下来,她已经习惯了,早就忘记自己的房间光线不足这件事了。

  金良顺忧心忡忡,一身闺女给做的新衣服的高兴劲儿都被冲散了。

  “闺女,你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做的衣服?闺女啊,你的眼睛可还好,你看爹爹可还清楚?”

  看爹爹特别着急操心的样子,金美玉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撒个小谎。

  “爹爹我没事儿,我就这一次,以前都在有光线的地方做的。”

  看着金美玉那有点心虚的样子,金良顺也不知道信没信。

  “那之后可不许了,绣花费眼,尤其是这种昏暗的地方。正好,你也大了,我打算在院子里在盖一个房子,盖个宽敞的,有窗户的房子给你住,好不好?”

  “好啊!”

  随着金美玉的长大,这个隔间对于金美玉来说,确实越来越小了。

  看自家闺女高兴了,金良顺也高兴了。

  他进来,把门虚掩上,然后坐到了金美玉的边上,小声和金美玉说。

  “闺女,有件事要你配合一下。”

  “啥事?”

  “事情就是,从今儿起,要是别人问起来,你就说,你把你的钱全都给我了,还有你的那些鸡,也要换个地方养,还有你的这些鸡蛋粮食,也要换个地方储存,你看成不成?”

  “好啊,但是爹爹,你要干啥啊?”

  金良顺看闺女这么乖,直接就应了下来,他也很高兴,就和她说了说。

  “你也知道,你大舅家出了点事,欠了不少银子,这些钱是要还的。你的姥姥姥爷外加大舅妈都担了债,三人分到了二百两的欠款,我打算帮他们把这钱还上,并且盖个房子,让他们搬出去。”

  金美玉一听,有些傻眼。

  “我们家给还啊。”金美玉不是个小气人,对待族内的孩子们也都很温和,能帮一把,喂口吃的,金美玉也不含糊。

  但是一口气拿出二百两白银,外加盖一个房子,五岁的金美玉觉得肉疼的同时,还有不解。

  “爹爹,这样直接给钱可以吗?”

  她爹从小就教导他们财不外露以及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金美玉还小的时候,就被金良顺抱在怀里念叨着,告诉她,他们家虽然东西多,但是却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村子里的人确实困难又可怜,但是却不能直接以贴补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帮助,人心易变,过度放纵他人让其变坏,做出这种事情的人,就算出发点是好的,也是有罪的。

  小小的孩子被他爹从小灌输做人做事的道理,虽然人还小,眼界和心性都不够,却也算是个小大人了。

  她觉得自家爹爹这样做有问题,和她爹告诉她的道理不一样,却又觉得,自家爹爹不会范这种错误。

  看出了自家闺女的疑问,金良顺特别有耐心的和她解释。

  “美玉啊,你大舅确实对我有恩,很大的恩情,要不是有你大舅,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我了。这些年,我娶了你娘,对你娘的娘家也好,默认你娘往娘家搬东西,照看你大舅家,这些事情做了不少,尤其是后来我还挖空了家底的帮着你大舅家还了一笔债,这份恩情按道理来说,到这里应该就能结束了。但是现在出现了新问题。”

  “啥问题?”

  “你姥姥姥爷大舅妈都被赶了出来,现在就住在我们家,这三人,是和你大舅最亲的人,要是我现在撒手不管他们了,那我就成了忘恩负义的小人了,就算我之前做的再多,依旧会有人觉得我做得不够,毕竟,我要是真的不管他们,把他们赶出去,他们也就真的没活路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金良顺的神情有些凉。

  “你娘能把赵家分了,然后把他们带回金家来,也是知道我不可能真的不管他们。甚至她把人带回来,为的也是逼我把钱还了。”

  “为啥?娘为啥要这么做?”

  金良顺摸了摸自己女儿的小脑袋,慢慢的和她讲这其中的原由。

  “五百两的银子,别说你大舅家了,就算整个村子里的人加在一起,也拿不出五百两来。虽然村长带着村里人挡了那些要债的一回,让他们安分了一些,但是这债还是要还的,唯一不用还的方式有两种,一种就是找到真正的欠债人,另一种就是欠债人的直系亲属都死干净。你大舅算一个,你舅妈和姥姥姥爷都算能被要债的人。现在的情况是,欠债的人跑了,他们找不着,那就只能来村子里要,找你大舅妈和姥姥姥爷。他们活着,这笔钱就需要赵家所有人一起还,孝道大于天,就是这个道理。只有你舅妈和姥姥姥爷死了,这债才能算了,因为他们死后,这家就自动分了,原本的亲兄弟,也就隔一层了。”

  “爹爹。”金美玉听的有些害怕,金良顺安抚的摸了摸她的脑袋,继续讲了下去。

  “我和你讲过,不要去赌人心,那是五百两银子,对于农家人,祖祖辈辈两三代,可能都赚不了那么多钱。而人牙子市场上,几两银子就能买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作为一家之主的你大舅死了,你的姥姥姥爷和大舅妈年纪也大了,成了家里的累赘,短时间之内可能还好,但是时间长了,难保不会有人起什么心思。你娘把你大舅家分成那个样子,为的也是保住他们的性命,啥也不要净身出户是一种安抚,把债也分出去一些,立上字据,这样一来,就算老人们都死了,他们也依旧要还账,这样一来,他们就不会在起什么不好的心思。尤其是,你娘把人带了回来,我不可能眼看着要债的人到家里来,也不能把他们撵出去,为了安宁,我只能把钱给还了,这样一来,老人这边没了欠债,有欠债的反倒是你表兄他们。一开始的时候,他们肯定会不满,但是你姥姥姥爷大舅妈还能干活,你娘亲在帮衬一把,到时候需要帮衬的就是你表兄他们,为了能按月的把欠款还上,也为了家里的日子能好过一些,他们就算在不乐意,也要孝顺你姥姥姥爷和大舅妈。”

  看自己的闺女在努力消化这一切,金良顺想了想,还是说道。

  “你娘这么做,也是逼不得已。那毕竟是你娘的爹娘,她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去死。而且你娘在金家的宽松日子过的太久了,这种事儿像是你娘能做出来的。闺女,你要记住,这些个算计考量都不算错,真正错的是欠了钱还跑了的人。但是你娘,她没和我商量一下就做出这种事,也是不对的,也因着她知道自己的做法有问题,才下意识的想要从你这里拿钱。别怪你娘,你娘这是被钱给逼着了,但是呢,我也不能让你娘继续贴补娘家。之前帮着还钱,说是掏空了家底,但是你大侄子还在上学,这就很打眼了,我要是继续帮着把钱还了,然后家里依旧有钱,那就是在给家里招灾了。”

  “……所以,爹爹要怎么做?”

  金良顺又摸了摸自家女儿的头发,叹息一声。

  “苦了我的闺女了,美玉啊,你可能要吃一段时间的苦了。为了还钱,我会典当一些家里的东西,并且‘借’一些钱,帮着把钱还了,把房子盖了,到时候你要配合着,做出家里贫困了的假象。”

  “爹爹,我还有些钱,我们就不要借钱了吧”

  “闺女你放心,这点钱你得我还是拿得出来的,我们只是做个假象而已,假象。”

  “那我还能上山打猎吗?”

  “能,但是你不能再让别人知道了。”

  “那能给家里人加餐吗?”

  “不能,我们要让你娘相信,我们家是真的穷了,特别特别穷的那种。”

  “就像村子里的族人那样吗?”

  “对,就像村子里人那样穷。”

  金美玉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说。

  “村子里的人实在是太瘦了,那样不健康。”

  金良顺笑了,被自家闺女的孝顺儿开心。

  “放心吧,不会让你娘瘦成那样的,爹爹会给你娘加餐,但是你不成,你要帮着爹爹扮演穷人家的小孩。”

  那就没问题了。

  “好的爹爹,我肯定扮演好穷人家的小孩!”

  金美玉小着声音,特别认真的和金良顺保证着。

  金良顺小着又揉了揉自家闺女的小脑袋,然后忽然问。

  “闺女,你咋没带爹爹给你买的绒花呢?是不喜欢吗?”

  金美玉摇了摇头,然后嘟了嘟嘴。

  “绒花很好看,但是带出去有人会捏,都被捏变形了。”

  说着,金美玉就去拿被捏变形了的绒花给金良顺看。

  那绒花确实不怎么好,不光变形了,上面的毛毛也脏了。

  金良顺拿着绒花看了看,然后安抚她。

  “别伤心,绒花本来就容易脏,脏了就不带了,爹爹给你换新的,带更好看的!”

  “爹爹,家里不是要‘穷’了吗?”

  “没事儿,闺女可以在家里带。不要被你娘看见就成。”

  金美玉想了想,最后还是迟疑的点了点头,总觉得,这种啥都瞒着自己娘的行为,多多少少有些不好。

  金良顺和自己闺女商量好后,就开始干活了。

  他先是出门找人,把帮老丈人和丈母娘盖房子的事情敲定下来。

  村子里能盖房子的好地段没几处,金良顺明面上挑挑捡捡,给二老和赵大嫂挑了个面积最大的,实际上那处离金家最远。

  买了地皮交了钱,金良顺又马不停蹄的开始张罗盖房的事情,花钱雇佣村里人起房子,用的是比青砖便宜一些的泥砖,顺便用泥砖,在自家院子里,也给金美玉盖了个有两个窗户的厢房。

  盖房子用了三天的时间,砖是泥砖,瓦是泥瓦,就连围墙用的也是厚实的泥砖砌的。

  虽然泥砖泥瓦比不上青砖青瓦,但是在村里也算是少有的好房子,顶气派了。

  房子建好后要晾一段时间,趁着这个功夫,金良顺又开始四处借钱,给老丈人家还债。

  村里有钱人不多,就算金良顺的人员还不错,能借到的钱也很少。

  这家一半两,那家二十文的,就连老村长家他都去走了一趟,回来拿了二两银子。

  把村里人借了一遍,总共加在一起也不够二十两,金良顺又出去了一趟,再回来的时候,带了好大一袋子的碎银和铜板。

  这应该是和别人借的钱。

  不过这些钱数了数,距离二百两,还差了一些。

  当天金良顺又出去了一趟,带了一些人回来,开始从金家往外搬东西。

  都是一些青壮,在金家进进出出,二老和赵大嫂只在一边看着,躺在床上好几天的赵小花也出来了,看着一群人进进出出的搬东西,她脸都白了,却被老太太拉着没出声。

  赵小花眼看着这群青壮在金良顺的指挥下,把家里的大件家具,除了金美玉屋里的都搬走了,随后是还值些钱财的其他东西,比如厨房里挂着的腊肉,筐里的鸡蛋,后院的鸡,甚至到了最后,各家的衣服都被挑拣了一些带走了。

  这群人离开后,家里可算是真的一贫如洗了。

  金良顺在院子里,看着一个管事清点东西,最后俩人嘀咕了一会儿后,金良顺想了想,还是开了金美玉的屋子。

  然后,众人就眼睁睁的看着这些青年进了金美玉的屋子,把她屋子里的鸡蛋粮食布料都给拿走了,甚至最后,那口大箱子,也被俩青年给抬了出来!

  金美玉看见箱子也被抬了出来,有些奇怪的看了看向金良顺,金良顺看似安抚的把金美玉抱了起来,走两步,然后小声和金美玉讲。

  “放心,只是换个地方,等明天的,明天爹爹带你去个新地方。”

  金美玉有些舍不得自己的大箱子,不过既然自家爹爹都这么说了,那她也就不想了,趴在自家爹爹的肩头就不动了。

  东西全都被搬走了,两头牛也被拉扯着出了院子,最后金良顺从那管事的手上接过了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和一些碎银,这才把二百两银子给凑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