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去后宫的路上,吴世璠回忆着往事,心中泛起一种复杂难明的情绪。

    康熙十一年盛夏,吴三桂六十大寿。得到孝庄太皇太后的准允,年仅六岁的吴世璠跟随老爹吴应熊和和硕恪纯公主离开顺天府的额驸府,在朝廷一群礼官的陪同下,长途跋涉五千余里,到昆明五华山的平西王府,为功勋卓著的平西王爷祝寿。

    为迎接朝廷祝寿队伍,地毯从王府门口一直铺到山下十几里外,吴三桂率众在郊外迎接。

    当吴应熊把吴世璠从马车上抱下的时候,立刻吸引住所有人的目光。吴三桂大喜过望,奔过去接过孙子,用一张老脸激动的亲蹭他稚嫩的脸庞。

    在欢迎的人群中,有一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小丫头,一头稀疏黄发,鼻孔里两条涕虫一缩一出的蠕动着,依偎在嬷嬷怀里怯生生的看着他。

    “桂芳,这是你世璠哥哥,快叫!”一旁的姑父郭壮图催促。

    “世璠哥哥!”小丫头怯生生叫了声。

    “世璠,这是你桂芳妹妹,比你还小三个月哩!”吴三桂见孙子盯着小丫头发呆,便蹲下身,笑眯眯的引见。

    “桂芳妹妹,这是顺天府麻糖,给你吃!”吴世璠突然大方起来,把手里的零食袋递过去。

    “谢谢世璠哥哥,我有板栗,也给你吃!”郭桂芳咧嘴笑着,露出豁开的门牙,抹了一把鼻涕,从小衣兜里摸出一枚炒得油亮的板栗递过来。

    “嗯,谢谢桂芳妹妹!”

    宾客们啧啧称奇,郭壮图喜滋滋道:“你们看,这两娃娃一见面就不生疏,就像之前认识似的。”

    宾客们都善意的笑了。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快,半个月后吴应熊和公主准备启程返京。吴三桂年已花甲,舍不得孙子走,向公主恳请世璠留在云南,以享含饴弄孙之乐。

    公主也算通情达理之人,一口答应,并应承回去后想办法说服孝庄太皇太后。

    初进平西王府的时候,所有男人,无论老少脑后都拖着一根或长或短的猪尾巴辫,就跟在顺天府见到的一样。

    王府中有许多小伙伴,郭桂芳,卫芙……所有人都围着他转。

    在他八岁的时候,有一天,吴三桂突然命令府中所有男人易冠蓄发,然后带着一群自己称之为叔叔,伯伯,姑父的人走了,听说是要带他们回辽东去。

    后来才知道是反了他娘的清廷。

    他时常会想,假如自己没有留在云南,投鼠忌器的吴三桂还会不会起兵造反。

    这确实是个问题。

    再后来,自己被封为皇太孙,奉命和郭桂芳成亲。新婚之夜,两个娃娃经历的那种羞涩,慌乱,激动和颤栗,现在回想起来都感到不可思议。

    “皇上驾到!”

    随着吴安一声吆喝,吴世璠从回忆中醒来,发现已经到了皇后娘娘宫室的门口。

    行宫条件差,后宫也甚是简陋,转目四望,建筑格局狭窄而逼仄,全没有富丽华贵的气派。

    “臣妾见过皇上!”

    一个穿着大衫霞帔,头戴燕居冠,十三四岁的少女盈盈走出来,双手交叠腹前,行欠身礼。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