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两章连发!)

    “小东子,快,赶快!”

    “来啦,来啦!皇上勿急。”

    小东子端着一只镶龙镀金马桶,急吼吼的冲进御书房的寝宫。马桶还没放稳,吴世璠就一脚踢开盖子,迅速解带脱裤,坐了上去。

    吴世璠敢发誓,如果再慢两秒钟,绝对会出大事。

    他也绝对相信,原主患有肠胃敏感症,对任何有异状的食物都是反应极其灵敏且快速的,何况他当时吃完了一整只发霉的小红薯。

    这逼果真不能乱装。

    “出去,出去,给朕带上门!”接过小东子递过来的一沓薄如羽翼,浸得香喷喷的丝绸帕,不耐烦的挥了挥手。

    一场虚惊后,终于如释重负了,生理之急算是舒畅了,但心理之急却愈发沉重。

    清周两国交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绝无中间路线可走。

    想当初,德高望重的西藏喇叭曾试图作说客,让双方罢兵言和,被意志坚决的康熙断然回绝。

    两国表面较量的是军事实力,实则是财赋,内政,政治舆论等综合国力的较量。

    老实讲,对于财赋问题,他这个穿越客也束手无策,国土就这么大,且贫瘠荒芜,民生凋零。虽说境内有普洱茶,象牙,鸡枞,风兰,水西皮碗,铜旷等特产,但清军全面压境,早已阻截了与外部的经济通道。

    把皇室全部财产拿出来济国,他没做好这个心理准备,抑或还没到时候,何况解决财赋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创造源源不断的再生能力,而非一味的救济。

    内政方面虽已亲政,但那帮老油条个个都是审时度势的人精,彼此芥蒂和矛盾无法根本消除,所作所为到底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实在很难说清楚。自己稍不小心,就可能掉入他们挖的坑,尤其是原太师帮那些人。

    政治舆论,除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再无其他。

    民心,更关键的还有民心!

    只有让民众看到希望,才能重新支持大周政权。

    一个字,难!

    两个字,太难!

    三个字,太难了!

    如何扭转军事颓势,才是当务之急,也是重塑民心,军心的关键,接下来才是改善民生问题。

    吴世璠苦思良久,抬眼望向窗外,天空飘来一朵云,其状怪异,神似一位带着清廷帝冠,面廓削瘦,依稀有点像陈道明的满族青年正冷眼瞥着他出恭,嘴角露着高傲和鄙夷,又带着一股莫名其妙的自信。

    一个声音隐约从天际传来。

    “逆孙世璠,犹复鸱张,据六诏之一隅,延残喘以拒命!实在可恶,朕誓灭之,以解朕心头巨恨!”

    “滚你妈的蛋,康麻子!”

    ……………

    ……………

    “吴国贵回来没有!”

    “大将军吴国贵回来没有!”

    “护国公吴国贵回来没有!”

    ………

    接下来四五天时间里,吴世璠每天一起床,就问这事,可得到的答复是没有答复。

    他甚至有些怀疑自己的圣旨对那些手握兵权的军头们到底有没有用。

    直到第六天下午,户部尚书来度火急火燎的走进御书房,慌慌张张的道:“皇上,不好了,衡州出事了!”

    “哦,什么事,快讲!”吴世璠慌忙从御座上站起,喝问。

    “皇上,臣派人去衡州请户部郎中詹圣化携账本前来查验岳州屯粮之事,派去的人到衡州传达了指示,可在出发前当晚,这詹天佑就畏罪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