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覃勇当之无愧的成为冠军,谭舒瑶和路远获得第二,剩下三个成为了第三名。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谭舒瑶因为覃勇给她写的那首歌,反超了路远,成为分数上的第二名。

    这也更加坚定了谭舒瑶比赛开始时的想法……

    在观众席上不起眼的一个角落里。

    一个女孩喃喃的说了一句:“送给女朋友的,刚好遇见你?为什么……我也是刚好遇见你啊,从小就遇见了啊……为什么?”

    女孩失落的转身走出了演播大厅,为了来这,她还欠一个学长很大的人情,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还?

    ……

    大歌赛结束后,覃勇就和谭舒瑶坐飞机回家。

    不过一场因为覃勇的横空出世,让大歌赛彻底被推上了风口。

    国家电视台导报是整版报道。

    还有其他带国字号的大报也在重要位置转载,并附上评论员文章。

    地方上的报纸就更不用说了。

    一场围绕覃勇展开的大讨论最先在报纸上拉开。

    大歌赛首届即爆火。

    国家电视台,节目制作中心。

    大歌赛的总导演正在看收视率。

    收视率很高,达到了11%(同年首届相声大赛,收视率9.4%)这个堪称恐怖。

    当然2002年的时候,国家电视台的话语权毋庸置疑。

    哪像后世,能达到3%的收视率就是现象级节目。

    2002年的时候,还没有那么多的娱乐节目,大家可选择的节目并不是那么多。

    所以3的收视率对于几大卫视根本就不是事。

    据说2002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最高收视率达到了95%多。

    几乎全国观众有超过一亿人观看了大歌赛。

    可以想见这是有多火。

    在某著名论坛上。

    一个帖子被管理员把标题置顶,并加红加粗。

    《覃勇可能开创了一个音乐流派——浅论青花瓷的中国元素》

    文章写得比较长,大概有5000字。

    曲正正在书房里,开着电脑。

    看着自己写的帖子被置顶,嘴角挂上了一丝微笑。

    这篇文章他是准备发一篇论文的,不过考虑到覃勇,他最终放弃了。

    而是以一个网友的身份发表在了网络上。

    文章开篇就表明:

    覃勇在大歌赛决赛上唱了一首不同以往任何一首歌的曲风,这种融合中西音乐特色,并在词创作上完全继承文化传统的方式让人堪称惊艳。

    那么什么是中国风歌曲呢?

    曲正在第二段就论述了这一概念。

    在歌曲中加入中国古代一些典故作为创作背景,用现代的音乐唱出古典的味道,唱法多样。

    曲风偏向传统的东方演奏,加入一些东方乐器,通曲音调婉转,回环,有一种传统东方的美感,音乐多采用“宫调式”的主旋律。

    编曲上大量运用中国乐器:如古筝、箫、琵琶等。它完全符合“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的标准。这就是中国风。

    覃勇这首歌可以说是开山之作。

    他似乎是一个画家,用一抹无瑕的墨笔为我们把一幅幅忧伤勾勒出来。

    没有撕心裂肺的呐喊,没有惊心动魄的经历,甚至没有甜蜜直白的表示爱恋。

    但那一份无奈,却比起任何情感都更为苍白无力,没有挽回的余地。

    《青花瓷》开始就把这种委婉哀而不伤发挥到了极致。

    这与其说是一首歌,更不如说是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云萌动之间还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群带纷飞。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你却“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人不在,而物依旧;我不在,而你依旧。

    芭蕉帘外雨声急,匆匆而过的是时间;青花瓷里容颜旧,老去的只是我自己,你的美丽永远定格在永不褪色的青花瓷里。

    ……

    季芸也在网吧里看这帖子。

    那句哀而不伤发挥到了极致,季芸却想得更远。

    她已经好几次发现覃勇有时会莫名的陷入一种情绪里不能自拔。

    而当自己问起的时候,他却说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