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哒啦!……哒啦!……

    一阵隐约的马蹄声,在村东头响起,敲踏着那条由无数细碎石子和无数梦乡所铺成的乡间小道,飞快地朝着村西头奔来。

    “马蹄声?!”

    忽如其来的马蹄声,闸断了少年脑海里那道宛如小河流水般的回忆,看了看篱笆头上那双闪烁着期待的大眼睛,少年脸上不禁掠过一抹歉然,遂即转过身,头也不回地朝着竹楼前方飞奔而去。

    “诶!云哥哥,你去哪里?”……

    “马蹄声!是马蹄声!一定是阿爹回来了,阿爹肯定又升官了,这次定是回来接阿妈和我的……”

    少年疯也似地跑回竹楼,那双宛如猫眼石般迷离的眸子中更是闪烁着兴奋期许的光芒。

    多少年了,阿爹有多少年没有回过家了?三年?四年?亦或是五年?少年自己也记不清了,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阵清脆的马蹄声,那阵悦耳的老铜铃铛,仿佛就在昨日,唤醒着少年那久违的记忆,滋润着少年那几近干涸的心房。

    ………………

    青骢马,玉头剑,亮银盔,连环凯,旌旗斩风把路开,壮士凯旋把家还!

    那是阿爹第二次回家,阿爹成了兵武,十来个甲胄鲜烈的军士前簇后拥,众星拱月般地护卫着阿爹浩浩荡荡地开进村来。

    那一天,阿妈打扮得额外光彩,寥若晨星的银丝被阿妈掖进了那高高盘起的发髻中,苍黄的脸上也施了一层淡淡的粉黛,浅绿含花的罗裳倚存着初嫁时的风情,只远远地瞭得那一骑当先,便已心花怒放地迎了上去。

    “那是我阿爹!”……

    那时的少年,多想当着全村人的面,尤其是那些疏远他、厌恶他的伙伴们,豪气云干地拍着他那单薄的胸脯扯着尖细的嗓子吼上这么一句,可那只宛如昨日黄花,形似今日枯荣的大手却将他遥遥地挡在了人群之外……

    “阿妈……阿妈!马蹄声,是马蹄声!”

    少年满脸喜色,兴冲冲地闯入竹楼,对着那尚跪坐在铁炉边操持着木铲的曼妙背影呼喊起来,几年来,眼看着自己慢慢长大,眼瞧着阿妈的容颜日渐衰败,少年心中当然是无时无刻不在期盼着阿妈能够重复那往昔的风采。

    咣当!——

    闻讯,妇人娇躯不禁一震,手一松,勺子尔然落入锅中。

    “马蹄声?!这么早?”

    妇人回过神来,下意识地嘀咕了两句,那张精致但却苍黄的脸上虽是挂满了诧然,可她那双本是大而空洞的眼眸中却终于有了几分迷人的神采。

    兴许是起来得太急,亦或是心不在焉,妇人几经踉跄,但却坚决地刨开了少年那前去扶携的双手,急往竹楼里的隔间而去。

    “太好了,太好了,我这就去迎阿爹去!”

    少年兴喜于色,摩挲着双拳急不可耐地冲出了竹楼,直往篱笆外那条铺满了细碎石子的小路上奔去,因为这条路,就是阿爹回家的必经之路。

    ………………

    清脆的马蹄声显得格外突兀,尤其是在这朝阳初升之际。

    竹花村无马,此事由来已久,倒不是因为马儿不好使,也不是因为马儿价钱贵,而是因为他们不需要。

    山野小地,路曲道窄,即便是纵马狂‘奔’,那速度也比牛车快不了多少,再说了,耕田,人们不会用马,拉轱,马又用不上,即便是去城里卖货办事,村民们也多半会选择牛车,虽然速度是慢了点,可胜在实用性好,也免去了不少琐碎的麻烦不是!

    可竹花村人虽然不需用马,但马,对于竹花村人来讲,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尤其是当村子里那个曾经的最强男人成为兵武返乡的那一次,那威势,那阵仗,啧啧!光看着便让全村人热血沸腾,满面春光,仿佛成为兵武的是他们自个儿一样。

    所以,当那阵清脆的马蹄声开始在这个刚有了一丝朝气的小村庄里回荡开来时,那些个刚从美梦中惊醒,亦或是正在准备着早饭的人,无不是穿带得整整齐齐,放下手中的活路,直接就朝门外迎了出去。

    “咦?那军士好像不是咱村的人呀!”……

    “这军士绝不是村里的人,这大清早的,他来咱竹花村干什么?”……

    当村民们纷纷迎出门,发现骑马的人虽然也是一身鲜衣怒甲,可离他们记忆里那熟识的某张面孔,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原本高涨的兴头也随之蔫了下来,尤其是这马上的军士,那一脸风尘仆仆的样子,众人看在眼里,心里边就更是疑云纷纷了。

    “这位军爷,请留步!”……

    正当军士策马奔走于石子路上时,一根表面油润光洁,看上去很有些年头的罗汉竹拐杖却撑着一位须发花白,看起来颇具威严的老者突兀地横在了军马前方不远处。

    “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