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之所以战斗是从50公里的位置开始的,原因在于这是个非常微妙的距离。

    50公里对于扎古的武装来说实在是太过遥远,扎古的基本射击武器,无论是扎古机枪还是核子火箭炮,在这个距离上几乎没有任何威胁,然而对联邦军的炮手来说,这个位置却是最好发挥的距离,正处于命中精度最高的时刻。

    如果距离再接近一些,进入了10公里的范围之后,炮塔的转速就已经跟不上MS的速度了,而且这个位置到了大多数MS武器可以使用的距离了。

    从50公里到10公里,全速突进的MS最多也不过需要5分钟,而五分钟内,联邦军大概可以进行三次攻击。

    要冒着炮火突进,李尔实在是不愿意这么做,但这又实在没有办法克服的硬伤,李尔也想不出解决方法,只能争取用松散阵型尽量减轻伤害。

    在联邦军旗舰黎塞留号的舰桥上,道格拉斯大声的下了命令:“炮击准备!”

    “全炮门齐射准备!”

    “粒子充填管道运作良好,核心反应炉工作正常!”

    “目标锁定完毕!”

    “一号炮塔米诺夫斯基粒子充填完毕!”(注一)

    “二号炮塔米诺夫斯基粒子充填完毕!”

    “全炮门射击准备完毕!”

    “射击线路净空,视野良好!”

    “将军,塞琉古号发来灯光讯号,他们已经完成了射击准备!”

    “多米尼加号发来灯光信号,射击准备完成,请求目标指示!”

    。。。。。。

    在所有的战舰都准备完毕之后,道格拉斯重重的挥手:“全舰队,开炮!!”

    “开炮!”炮术长重复了道格拉斯少将的命令,已经激发至临界状态的米加粒子炮顿时喷射出了毁灭性的粒子射流!

    麦哲伦级的两座前部炮塔以及六座副炮同时开炮,在西历时代,这样的同时着弹射击必须由整条战舰全体船员默契配合来完成,而今天,炮术长只需要给定一个目标,高性能的火控计算机就会自动完成剩下的所有工作。

    尽管因为战舰间通讯的缺失,导致联邦军舰队无法形成完整的火力链,但是得益于第四舰队炮手们的素质,这一轮的齐射非常的整齐而同步。

    联邦麦哲伦级战列舰的火力配置是,二联装米加粒子主炮2门,单装米加粒子副炮6门。

    而萨拉米斯级快速巡洋舰的火力配置是,单装米加粒子炮6门。

    八艘联邦战舰,合计共有五十六根炮管。

    理论上来说,这一次的攻击就能够毁灭半支吉翁主力舰队。

    然而这次他们所获得的战果,是零。

    吉翁方面的MS部队、尽管有人躲避的有些勉强,但是在第一次的齐射中,他们毫发无伤。

    然而李尔却没有感到有多高兴,正相反,尽管他一再的高估第四舰队的战斗力,然而对方的素质总能在他的设想之上。

    此前的第四舰队飞行队是如此,现在的炮手们也是如此。

    不愧是联邦军唯一一支从上到下都有充足战斗经验的精锐舰队。

    就给这么点战斗力,无论是我还是你都太过小看第四舰队了,这是需要同等战斗力才能战胜的对手啊,多兹鲁,李尔不禁苦笑了一下。

    这一轮的齐射,看似联邦军没有获得任何战果,然而如果和李尔想的一样的话,那恐怕并不是联邦军的技术不行,而是他们故意为之。

    因为在这一轮的齐射之下,吉翁军MS部队的阵型完全混乱了。

    松散阵型也是阵型,可不是随意的如同将芝麻撒在桌子上一样,他们相互之间的位置必须处在随时可以投入战斗、也随时可以为友军提供火力支援的位置,更不能因为松散就失去了进攻能力,同时就算被驱赶,他们也要具备能够迅速的重组阵型的韧性,真要整训出一个松而不乱、还很有弹性、韧性的阵型,可比单纯的密集阵型艰难多了,对于一线军官和士兵的素质也有很高的要求。

    然而,吉翁的MS部队虽然已经有了一次的战斗经验,但还没能将之转化为战斗习惯,其实质上还是一群菜鸟。

    该死的,果然再怎么强调阵型,遇到攻击还是会本能的乱躲么,李尔暗恨自己的部队全部都是菜鸟(其实他自己也是),这一点恐怕联邦军也看穿了,这一轮的炮击原本就不是为了击杀,而是为了搅乱他们的阵型。

    第一轮齐射联邦军方面并没有采用惯用的、集中火力清除重点目标的战术,而是更类似于面攻击一样的扇形,将吉翁军前行路线切得七零八落。

    吉翁MS部队现在摆出的阵型是在没有炮火威胁的情况下摆出来的,而在受到攻击的现在想要重组不太现实,如果是在正常的通讯环境下说不定还有可能,但是只能使用灯光信号进行简单的交流的现在,实在是难如登天。

    而与此同时,另一个让他更加不愿意见到的情况发生了。

    在慌乱和联邦军的炮火压力之下,有的吉翁机师开始攻击了。

    他们浑然不顾,这个距离无论是扎古机枪还是核子火箭炮都无法对对方产生足够的威胁,扎古机枪根本飞不到那么远,而核子火箭炮,还没等接近就会被无事可做的防空炮群打下来。

    白痴!李尔急忙的开始打灯光信号,要求MS部队维持飞行速度、停止攻击,尽快逼近联邦及那对。

    然而乱战之中又有多少人能够关注他的信号呢?就算是发现了,又有多少时间能够将它翻译成英语?

    李尔一口气下了三个命令,从机师看完了整段灯光信号,再到他在脑海里将之翻译出来,最后还要执行,这一切还要在躲避攻击的同时进行,这未免也太难为他的部下了。

    需要经过一道转译过程,这就是灯光信号诸多不便之中最大的问题,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灯光信号实在是太过不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