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一块流传千年传国玉玺,时隔五年终于又到了阿栀的手上。

    她捧在手里上瞧瞧下瞧瞧,在土里埋了这么好几年,一时重见天日了,还是这么光彩夺目。

    “快马送回金陵,务必亲自交到丞相手中。”

    身后,周南郡说:“直接送回去,会不会不太安全?”

    路上的不安全还在其次,关键是金陵安不安全。

    “留在我手上,也未必就安全。”

    阿栀解开甲胄,假意轻描淡写问:“下一步,你准备怎么办?”

    “等。”

    等魏实的凉州军,和马勋的汉中军。

    “你有没有想过,按照预定,马勋他们应该已经到了。”

    子午谷奇谋要想成功,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必须要在十天左右走完子午道。

    阿栀自己也确实没走过,没有什么发言权。但根据走过的人说,可能性也就十分之一吧。

    当年曹真也由北往南走子午道,结果一个月才走了一半,不得不无功而返。

    至于魏实的凉州军,他们这边若大胜,又许诺瓜分中州,姓魏的自然是乐意的。

    可若瞧着他们此方战事不利,凉州军怕是跑的比兔子都快。

    “那公主的意思的是?”

    “我没什么意思,你是主将,我也不懂军务,我只是提醒你一下而已。”

    阿栀笑了笑,她也是没想到了,她和赵明彦的对决居然来的这么快。

    真是老天都看不得他俩太闲啊。

    ……

    当时,周南郡奏请北伐之事,程昭明自然是不同意的。

    而她呢,虽然想拿回玺绶,但也不至于为了一块玉石头出动五万大军吧。

    “不行,金陵之乱才过了一年,贸然北伐实在是……”

    程昭明是仁德之心,可惜现在这样的乱世,自然不能像太平盛世一般的无为而治。

    现在的将士都是想着立功的,荆州军的将领也都力主北伐,而且周南郡的计策确实十分诱人。

    阿栀说:“不如让我去一趟江陵吧。”

    ……

    明月却不同意她离开。

    “太危险了,万一路上……万一金陵……”

    阿栀明白她的意思,人心叵测,万一金陵生变怎么办?

    “放心,程昭明不是那种人。”

    就算程昭明是那种人,这不还有京口陆谙和庾家么。

    这段时间,朝廷提拔了不少青年才俊,固然有寒门庶族出身的,自然也有高门士族。

    做事么,不能矫枉过正。

    因为之前太后庾君文出了大力,阿栀也提拔了庾家不少还算凑合的子弟,算是外戚了。

    所以在吴州,程昭明毕竟还是个外来户,掀不起什么大的风浪。

    “当年,阿姐带我读《汉书》,我也觉得外戚干政实是朝廷无能。可没想到,今日我也做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事了。”

    明月说:“那你可知,现在坐镇关中的,是他。”

    阿栀啼笑皆非:“怎么,赵明彦的名字难道如今已不能提了么?”

    她想,既然他在,那更该去一趟了。

    ……

    等把朝堂上的事都交代给庾君文,阿栀就悄悄去了荆州。

    周南郡没想到她会来,很是惊讶:“殿下?”

    “许久不见了。”

    是啊,自成都那一别,一年多没见了。

    “好冷啊。”阿栀解下披风,双手拢在手炉上,“怎么,看见我来,不高兴?”

    高兴,周南郡想,当然高兴了。

    我日日夜夜魂牵梦萦的,都是你啊。

    以前,他想的从来都是离开吴州、离开金陵,出去干一番大事业。

    金陵浮华之地,子弟好谈老庄、流于表面、不务实物。

    那些所谓的高门子弟更是只会花样百出地作妖、没有半点经国济世的真才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