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两日后,张昙一行十余人,辞别高昌王,连同高昌王廷派出的使者与护卫,踏上了前往焉耆的路途。

    博王后站在高盛宫后殿的宫门外,抬头看着巨大屋檐支撑隔绝的天空。此时正是清晨,空气中还有一丝晨露的凉意。张家的商队选在今日此时出发。高昌王父子三人去宫门外送张娘子,博王后没有去。她虽没有去,却又在宫门外站了许久。

    “娘娘,站久了累,回殿内坐坐吧。”环銮上前劝道。

    博王后没有动,只问道:“清净寺法师出关了吗?”

    “还没有。”环銮低声道。

    博王后神色不变,只一边仰头看着天空,一面道:“继续着人打听,一旦法师出关了,随时禀告我。”

    环銮应了声“是”。博王后收回目光,扶着博王后进殿去了。

    张昙一行走了五日之后,环銮带来了法师出关的消息。次日,王后从宫中下出帖子,邀请丞相府博夫人两日后一同前去清净寺听经。

    女官领命退下去制帖。博王后却又似刚刚想起一般,向环銮道:“你去栖凤宫一趟,便说我请她一同前去听经,问她可愿同行。”

    环銮领命。一时回来禀道:“大公主称谢过娘娘的好意,但她不耐烦听经,便不去了。”

    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博王后什么也没说,只挥手让人退下去了。

    两日后的清晨,博王后的凤驾和丞相府的车架顶着清晨清淡的蓝天,出了西门,向清净寺而去。

    博王后,博夫人和博娘子并博夫人的两个女儿,在清净寺听过讲经,又用过斋饭后才返回。

    回城的路上正是高热之时。博彤坐到了博王后的车架上,凤辇之内虽设置有冰盆,但她仍觉得汗水浸湿了鬓发。她拿着团扇不停扇着,却见正首的堂姐闭目端坐,一派清凉无汗。不由道:“阿姐,你难道不觉得热吗?”

    “心静,便自然不觉得热。”博王后闭目道,“你若坐在车内仍觉得热,不妨想想那些此时正在烈日下奔忙的商旅。”

    这句话不免叫博彤想起了已出发数日的张昙。想起张昙此时正冒着烈日赶路,她手中摇扇子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

    这回她随父亲一同来给高昌王贺寿。这是时隔几乎两年之后,她再次踏入都护城。时光从来不会平白地流逝,如今的博彤虽然娇艳更甚从前,面上却有了一层微微的珠光。那是少女的淡淡哀愁凝结而成的光。

    “有时候,我真有些佩服张娘子。”博彤忽然道。

    博王后闻言睁开眼,看着她问:“你佩服她什么?”

    佩服她什么?也许是佩服她洒脱,也许是,“不知道,也许是佩服她有自己的事情做。”博彤笑了笑。

    博王后一双莹莹发光的美目静静看着堂妹。这次其实是博彤来都护城之后她们姐妹两第一次长谈。

    “待你成了婚,你也会有自己的事情做。”博王后道。生儿育女,操持一家,那个时候便再也不会有这些少女的闲愁。

    博彤很想掩饰,但在听到堂姐的一番话吼,她的目光里仍在一瞬间露出了一种凄惶。

    这两年里,类似这样的话语她听过了无数回。以前家里觉得她长得好看,也许可以如她的堂姐一般高嫁,但自从博王后亲自派人将她送回去之后,家中的态度已然转变。甚至连她的父亲也不再做着国丈的梦。

    所有人的想法都改变了,只有她仍然固执的站在原地,不肯转身。

    博王后注意到了这种凄惶,她有些不忍,却仍狠心道:“大王说,再过一阵,便要着手为大王子遴选王子妃。”

    博彤脸上的血色在一瞬间褪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