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崇祯十四年四月二十七日,西元一六四一年六月五日,江西金溪县。

    金溪作为抚州府辖下的一个面积不大的县城,既不贫穷也不富足,因为地处武夷山区,所以比较封闭。拜小冰河气候所赐,本来已经进入梅雨季节,老天爷似乎故意作弄农民似得,本来干旱的农田仍然没有得到一滴雨水。

    城里百业不兴,民生凋敝。百姓虽不时抱怨老天,然而为生计所迫,仍然早早起来奔波忙碌。“幸同济”茶楼老板歪着脑袋用手托着支在账台上,百无聊赖地扇着蒲扇,然后放下扇子端起一杯茶啜饮着,时不时瞟一眼门外的人流。

    “张兴,张兴!”

    “唉!老板,小的在!”一个小二从后厨跑了过来。

    “又偷懒呐!快去招揽生意,看这都什么时辰了,还没一个客人来,再见你这偷懒模样,下月工钱就别领了!”老板非常不满。

    “老板呐,真不是小的懒散。”店小二很无辜“如今天下不太平,北方打仗,商人都不怎么来了,加之天灾连连,农人进城都很少了。老百姓都紧巴巴地过日子,哪有闲钱来茶馆呢?”

    老板也明白这些道理,但时局如此,有什么办法呢?正待他出言准备训斥小二时,店外人流突然增多起来,好像都在往城门处赶。小二也跟去凑热闹,老板探头往外望了望,看到城门处的景象,也啧啧称奇。

    从城门进来一行人,一辆马车上两边各坐着几个少年,旁边一个短发小生陪同着,还有一个奇模怪样的夷人牵着马跟着。少年们好奇地东张西望,短发小生和夷人波澜不惊地走着。城里百姓对他们指指点点,交首接耳,平静的小城一下子热闹起来。这一行人走到县衙门口,向衙役出示拜帖和顾炎武的信件,衙役接过后便进去通报了。另一个衙役看到周围着看热闹的百姓,便轰开他们,百姓也识趣,一哄而散。

    不一会儿,衙役前来通报,县令大人有请,短发小生嘱咐好其他人后便迈入县衙。

    穿过仪门、大堂、二堂、三堂等建筑物后来到吏员生活区,衙役告诉王磊要在此稍等片刻,知县大人处理一些文件后就来。王磊到凉亭里石凳上坐下,看着周围的绿景,不禁涌起思绪。

    离开庐州府后,一行人坐船前往江西。第一次见到长江,并没有后世翻腾的泥浆和到处漂浮的污染物,两岸的景色也很秀丽。享受完这旖旎的风光后,一行人从鄱阳湖支流乘船到了抚州府,再走到金溪。一路所见的城镇虽不是锦盛繁华,但与天灾战乱的北方相比,南方真的可以称作天堂了。

    王磊享受着凉风习习,想起一首诗,便吟诵道:“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忽然一个浑厚的声音接了下半句,接着响起了爽朗的笑声:“好文采,好文采”。

    王磊抬眼一看,来人是一位头戴乌纱帽,身着蓝色补服,仪表堂堂的“美髯公”。

    见这位应该是知县了,王磊便要按照明朝礼仪下跪,来人急忙上前搀起。等二人站直了,知县道:“本官姓常,名皖全,字忠明。与宁人兄是知己之交,宁人在信里对贤弟赞叹有加,而贤弟与宁人又是结义兄弟,与我便也是兄弟了,以后见我不必行大礼,待我如兄长便可。”

    “在下记住了,请兄长受小弟一拜”王磊纳头便拜,心里很高兴以后有这么一位兄长罩着自己了。

    “贤弟请起,请到我书房一谈”。常皖全搀起王磊道。

    二人走进书房,相对而坐,攀谈起来。王磊先把自己一路的经历娓娓道来,当然,其中有些部分,比如自己穿越,见闯王等只字不提。常皖全听后赞叹道自己的贤弟足智多谋。然后他简单介绍了本县的状况。

    “贤弟,你可有表字,以后方便称呼?”

    “我家乡那边没有起表字的习俗。”王磊认为这是拉近关系的好时机,便道:“兄长可否替我起一表字?”

    “甚好,那我就不宜推拖了”,常皖全自言道:“贤弟名磊,磊,众石也;山石平常,伯石,‘伯石’可好?”

    王磊也觉得‘伯石’二字很不错,便顺水推舟很高兴地答应下来。自此,他就有了自己的字。

    “信里说,贤弟你要在此安家,对住宅的选址可有什么想法吗?”

    “愚弟对金溪一无所知,一切凭兄长安排”

    “嗯,我手头倒是有一处闲置的房产”常皖全想了想,说:“城东处有一闲置宅院,名为“郁柳山庄”。原本为我一友人所有,他经营粮食生意,积累数年所得在城郊购得宅院,并置得良田五十亩。宅院占地两亩,四间厢房,两间正房,三间罩房,四间耳房。说起来也是本县最有气派的大宅院,然而崇祯十年,江西大旱,米粮签售,我那友人便断了生意,近些年水旱反复,粮食生意不好做,他破产后将宅院押付与我,借了些银子去他乡希望东山再起。然而数年过去仍无半点音讯,怕是生意未见起色,无颜面回故乡。”常皖全顿了顿,见王磊面色平静:“现在嘛,既然贤弟要在此安家立业,我便望将院子卖与你,价格按照自己人来议价”。

    “多少?”

    “院子可付80两,连同里面的家具。再付200两,将50亩田地卖与你以作谋生之用”。—古代社会以土地为安身立命之本,按照明末十几两银子一亩土地的价格,常皖全给出的数目已经算是十分照顾了。

    一路花费大概50两,现在还有420两,买了院子和土地还剩140两,这个价格还可以。王磊心算了一下,高兴地答应道:“谢常兄照顾,小弟感激不尽”。

    于是常皖全安排下人去将宅院收拾了一下,两人交接妥当,王磊怀揣着田契和地契回到了客栈。

    在客栈里他向大家宣布了这个好消息,听到自己有了安身之处,众人都欢呼雀跃不已。唯有伊瑞斯眉头紧锁。

    “伊瑞斯,你怎么不高兴?”

    “我在想我是不是该雇个扈从”

    “你才刚有个家就想当老爷啦?”王磊一脸不爽道。

    “是这样的,亲爱的王磊,不要误会。在法国,一个火枪手如果有了个家,就必须雇佣仆人帮自己办事,整理家务等等,这是骑士精神的传统”。

    “我会雇人帮大家整理家务的,但不能有自己的仆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然后他转向少年们“这是第一条规矩,叫自力更生!”

    “可是,可是”伊瑞斯还想争辩几句。

    “别再提这个了,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王磊打断了伊瑞斯,走出门外。留下一脸郁闷的伊瑞斯。

    快到申正时刻,常知县管家贾时到客栈通知王磊宅子已经收拾好了,当下便可入住,并进一步询问还有什么要吩咐的。王磊很高兴常家仆人效率高,自己很快就有家住了。向贾时道谢后,客套了几句,便招呼大家收拾行李前往“新家”。

    “新家”距离金溪县城并不很远,大概步行30分钟左右就到了。王磊叫贾时领少年们安排他们的住房,自己和伊瑞斯先查看一下宅院的情况,众少年欢喜地跟着管家去了。

    宅子坐落在丘陵之上,地基高出地面几寸,防雨措施做的很好。大门前视线很好,能望到下面的田地,据贾时交代,这些田地都是原主人的,现在也就是王磊的了。对面便是高大的武夷山脉。总的来说,位置还不错,伊瑞斯也在旁赞叹。

    “我们可以当农场主吗?这里的土壤可以让我们的收成比诺曼底还要高一倍,不出一年就能建造起金溪最大的庄园啦。”伊瑞斯非常兴奋地说。

    “别高兴太早,南方适合种水稻,和法国人喜欢种的小麦是不一样的”。王磊适时给伊瑞斯泼冷水,降低他的期望值。而且,对于反复无常的气候,农作物出产率多少还是个问题,自己得好好研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