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两个月的时间悄然而过,时间到了三月初六,即西历的四月五日,这天也正好是清明节。

    这段看似寻常的日子却并不平静,正月十五过完年后,各行各业开始进入工作状态。柳承宗也安顿好行囊,和王喜一起乘车去南昌,在此之前的十五天,两人经历了简单的情报培训。

    起因是五人会议后伊瑞斯告诉王磊说,他在法国宫廷当侍卫队时,曾经知晓过宫廷一些秘密,比如枢机主教黎塞留在宫廷驿站后面设置一个秘密房间,称为“黑阁子”,专门负责拦截出入宫廷的信件,通过信件内容进行情报分析。还有,他知道一些密码学知识,最高等的,由罗西切尔发明的“伟大密码”编译方法。这些东西王磊听了都十分新奇,原来他只知道黎塞留是个不讨喜的反派角色,没想到他搞情报工作还是蛮厉害的,鉴于伊瑞斯的才能,王磊让他负责在十五天内尽快让柳承宗等人掌握基本的情报知识。

    在这紧张的时间里,伊瑞斯尽可能地将自己的知识教给朋友,因为柳承宗不懂法语,他便教授最简单的密码——文字密码,即双方都持有一个密码本,情报员写几页文章,在每句话,或者每一行里特定的位置写下情报,然后传递出去。译码方再拿出密码本,将对应位置的字,词重新排列后组成句子,解密为情报。而且他还教授了密信的书写方式,就是用毛笔沾了橙子汁书写,晾干后用火微烤就能显现出字体的方式。此外根据自己的实战经验,伊瑞斯将侦查与反侦察的方法教授给宗之。

    王磊根据原世了解的知识,记得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有个著名的“卡柏”间谍组织,利用晾衣绳上面挂着的衣物排列顺与不同向美国民兵传递情报,于是他将这种方法也教给了柳宗之。

    不得不说柳承宗的接受能力颇为强大,除了饱读圣贤书外,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很好,自打他到南昌站稳脚跟后,两地便用密码的方式互通信息。

    江管家也在上午离开,由两名仆人陪同。他回乡祭祖后边要赴江南各省拓展商业,以及购买船只。临行前,他将府里事务全都托付给副管家小厮,并叮嘱他好好照顾府里上下,考验小厮的时候来了。

    “王大哥,你再不来,马车可是要走啦!”外面小厮扯着嗓子叫喊,这家伙和自己差不了几岁,少年老成,和自己却没大没小。王磊笑笑,从院中走了出来。

    马车上不见了几个熟悉的面孔,却多了不少新面孔,一共三十名新生整齐地坐在马车两边,这些十五岁的少年都是他要求柳承宗从南昌城里流散的少年中挑选的,他们聪明,有规矩。为了加强管理,每五名配置一名义学原来的少年,当他们的学长,监督,帮助他们学习功课,培养良好的习惯。这些新生都分男女住在空出来的两间房内,其中一间住了二十名男生,虽然放置了上下双人床,但还是有点挤。另一间房内住了六名女生,其余四人被安排到妍芳她们屋里。

    此次他们要踏青的地方是距离县城三十多里地的中太坪,那里风景优美,树木繁茂,有大片的草地。义学一行人带了帐篷,由伊瑞斯按照他们的行军帐篷编织,小巧又方便携带。还有食物,水等必需品。

    到了目的地,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仆人们将马车上的东西搬下,支好帐篷。学生们则支好花架,开始写生。王磊留下小厮照管学生,自己则和伊瑞斯,江德川继续往东走,大概走了十里地后,他们到了一处多山,陡峭的地方,当地叫做云头岭。

    对面一处高地上赫然矗立着一座寨子,两边都是高山,寨子大门的位置刚好卡在山峰中间。据江管家讲,此处原来是土匪窝,崇祯初年皇帝大赦天下,这寨子的土匪便将里面的房屋,设施等平毁,接受招安。而他离开义学时对王磊讲的最后一句话就是,若要从江西撤往福建,此处可为补给站,里这里不到四里地便是入福建的要道。若南昌事泄,不得不举义,此处可为庇护所。

    于是趁此次踏青,王磊便率领重要的技术人员来这里查看地形。果不出江老所言,这地形确实易守难攻,山寨居高临下,视野清楚。他们爬坡进入寨中,诺大的场地堆满了烧焦的木头,上面覆盖着厚厚的青苔。三人又往里摸了摸,发现这处地方几乎被群山包围,后面被植物重重遮盖处有一条陡峭的山路,几人沿路往下走,稍不留神便打滑,一路披荆斩棘,总算到了山下,发现对面是一处村子,上前盘问一个农民,打听到他们已经出了金溪县,到了资溪县。于是众人沿着大道又往回走,发现比原来多用了不少时间,看来这条小道的确很重要。

    既然要在这里修建仓库补给,势必会大兴土木,如此大的动作别人不可能察觉不到。不过王磊已有对策,恰逢新学生入学,一间教室已经容纳不下这么多人,需要扩建义学,他便计划借修建新校区为名,在距离云头岭不远处伐木,将砍好的木材就地堆放。白天伐木往外运,晚上则派遣自家的仆人将剩余的木材和沙土用大车一车一车往云头岭运,这样不容易被雇来的伐木工察觉。然后分批派遣仆人修建补给站,虽然人手少,但现在时间比较充裕,不急。

    实地勘察后,几人回到露营地,见大家已经点起篝火支好锅,就等三人回来便用餐。小厮关切地问询三人视察的怎么样了,王磊回答一切都好。饭后又举行了些活动,晚上在野外睡了一晚,第二天大家快快乐乐地回家。

    柳承宗以信件的形式传来情报,伊瑞斯译了出来,基本是时局分析。总的来说明朝局势非常不利,二月份清军攻克松山,巡抚丘民仰及总兵官曹变蛟、王廷臣等皆战死,国之柱石洪承畴、祖大寿生死未定,又据京师来的消息,洪承畴慷慨就义,崇祯帝亲自设祭,满朝官员为其痛哭哀悼——但从后世来的王磊知道,洪承畴并未战死,而是在被俘后降清。同月,张献忠攻克安徽舒城。另一路农民军李自成开始围攻开封。

    总之这些事件基本和历史走向相同,实际上王磊穿越时空并未对原本的历史线产生多大影响,至少目前如此。

    柳承宗的信中还提出,托泰昌号的福,南昌分店生意进展顺利,已经有全省各地小批量的订单汇集,希望慈济总店再多拨付粮食,并加大磨坊的出产量,具体需求数额将直接交给罗掌柜。

    此外他还讲了最重要的情报网建设情况,在南昌,王喜的才能得到充分施展,他在底层例如乞丐,流民和收入低微的匠人中发展了一批眼线,他们将茶馆,酒肆和街头巷尾的传闻汇报给王喜,王喜再整合零碎的细节后将情报汇报给他。宗之自己则花钱雇佣了一批书坊的书匠,让他们用活字印刷术将《常识》上面的字一个个刻好,当然,事前只交给匠人们需要雕刻的字,书是不能让他们看的,然后由自己人将字按照书的内容排列好,印刷出版。最后在人多的地方派人把这些在后世看来不足B5纸大小的小册子发散下去,当然,知识分子多的地方比如书院,私塾等地要多发些。

    明代民间的消息传递是由“抄报房”进行的,它的消息来源于通政司——六科——提塘层层步骤,这些消息都是不触及朝廷利益的“安全”信息,所以民间报房的新闻渠道是“正规合法”的。王磊则复信要求在银子宽裕的情况下,柳承宗要开始编写邸报,号为“周报”或者月报,根据发行时间的不同,可每周发行一次,或者每月发行一次。但相同点是,必须宣传自由平等,废除封建特权和抨击时政为主,为农民,工匠,商人和军户的利益发声。当然,报纸的流通必须也是秘密进行的。而且为了不引人怀疑,建议柳承宗从多地购买纸张,并混入货物中运往印刷厂地。

    就这样,一切在阴影中进行的行动并没有被布政司察觉,令王磊提心吊胆的东厂似乎还没有注意到江西的异动。

    时间到了五月份。

    m2.yqxs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