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痛苦地接受了现实,穿越者开始谋划未来。但处境并不妙,原世自己只是个普通的大学生,像其他同龄人一样一直就过着学校-食堂-家的三点一线生活,基本没有掌握什么实用的技能。所以原世社会上调侃大学生不如农民工。要说社会经验,也有那么一点。毕业后在工地工作了两个月就辞职了,几乎可以忽略。自己唯一领先古人的便是脑子里跨越百年的知识,可他对明史并不了解多少,对明末更知晓的不多。努力地回忆历史书上的内容,王磊大约记起崇祯皇帝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1644年李自成攻克了北京建立了大顺朝,同年吴三桂投降清军后引清兵入关灭亡大顺朝,建立清朝政权。但好像国内并未平定下来,大概过了好几年明朝和农民义军政权才被清朝消灭。

    就王磊自己来说,对明末那段谁对谁错的历史只是抱着中立的看法。他看过一本叫《中国历史百科全书》的书,90年出版,很多内容都没有被和谐掉,里面提到明末满清为了强迫汉族服从满人统治,制定“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政策,政治性地,有目地的进行了很多大屠杀,例如嘉定屠城,扬州大屠杀等等。然而明朝政权也并非完全是受害者,明军乱兵同样对百姓进行了抢掠,屠杀。农民起义军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原先是被逼上梁山的,然而占据北京建立政权后就自我膨胀,最后输的一塌糊涂。

    不过,这都扯得太远了,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先想想怎么糊口吧。而且还有一个大问题横在面前,这十一个少年怎么办?兵荒马乱的年月,他们的安全根本得不到保障,自己年长他们好几岁,即便没什么武力值也能当架子货保护他们。对,不能扔下他们。打定主意后,王磊开始思考下一个问题。

    那就是此地不宜久留,得去别的地方。哪里可以去呢?身上没盘缠,手里没兵器,像个乞丐。思来想去,王磊想到了一个地方—洛阳。

    王磊召集起大伙,宣布了自己的计划。众人不解,现在洛阳及周边都是乱军,非常不安全,而且会遭到土匪抢劫。王磊反问:“你们现在像有钱人吗?”众人不做声,王磊继续解释道:“现在洛阳城内大乱,你们穿得破破烂烂,没人注意到。而且土匪是由流民组成的,这样好蒙混过关。我们现在这么多人,盘缠也没有,以后怎么生活?洛阳城里应该还有商人,我们好去做买卖挣点盘缠。现在河南各地肯定都城门紧闭,防备土匪,我们这么多人会被当做探子不让进去。所以,我们还是去洛阳的好。”其实,王磊还有自己的想法,他对古代的皇帝年号纪年非常不熟悉,得弄清楚现在是公元哪年,因为既然是崇祯皇帝了,说明明朝不是几年内就是十年内就要灭亡了,自己好备条后路。而洛阳作为大城市,九朝古都,肯定有天主教会活动,如果能遇到洋人,便能知道现在的时间。

    众人确定计划后,便开始收拾行礼。在这两个星期里,众人用简单原始的办法猎到了四头野猪,肉被吃了大部分,吃不掉的挂在树枝上风干成了肉干。王磊费力地剥下了四张野猪皮,加上打到的第一头,一共五张野猪皮。王磊把这些野猪皮打包好,用布条和草绳捆起来。交给张李二人一人一张,自己背三张。然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个人物品,一块机械表,没坏,走得好好的,兜里还揣着那本托马斯潘恩的《常识》,几天下来揉坏了一个角。还有自己的手机,自从穿越过来就一直处于关机状态。另外自己还穿着那身西服,得找个地方买身古人的衣服才能不太扎眼。王磊让其他人装好风干肉后,变动身往洛阳出发。

    一行人沿着山路逐渐走到渑池县城,远远看见城楼,仔细一望城门紧闭,城门跟前的道路人迹全无,猎猎寒风吹着城门的旌旗。众人继续赶路,路边更加萧索,往日里的行人,茶水摊都不见了,道路上时不时出现逃难人群丢下的包袱皮,鞋子,衣服和轮子坏了的独轮车。见状,一行人默不作声。

    王磊首先打破沉闷的气氛,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昭和啊,我考你个问题,你既然束发为什么要罩个网兜呢?其他人怎么不束发呢?”昭和以为王磊考自己,随口便答:“这是网巾,太祖昭曰:网巾之物,‘法束中原,四方平定’,改易前朝胡风。其他人不束发是因为还未到十五岁。”“原来古代十五岁是个重要的年龄分界点啊!和现代差别太大了。”王磊心想。一行人风餐露宿,停停走走,四天以后到达洛阳郊区。

    洛阳城外散落着箭枝,烧毁的云梯,塌了一半的云车,没看到尸体,想必是为防止瘟疫火化了。相比其他地方,洛阳城外倒是热闹不少,因为农民军颁布了新法令,远近饥民和各路绿林豪强纷纷来投,城门处人流络绎不绝。一行人走到城门排队接受检查,因为外边罩着破衣服,王磊也并未被围观,只是他一米八的身高和充实的身材让周围饥民纷纷侧目。轮到王磊他们,一个头戴红巾,手里提着钢刀的士兵盘查他。那士兵先看看王磊,又看看身后的几个孩子,突然将刀横在王磊胸口,问:“你是人牙子?闯王下令抓到人牙子必杀”。王磊被这士兵突如其来的动作吓了一跳,然后回过神来,镇静地回答:“军爷误会了,小人是还俗的和尚,见饥民众多,于心不忍,收留了这几个孤儿带在身边,准备带到寺庙让他们出家”。李名彰也趁机上前道:“这位大哥哥真的不是人牙子,我们都是孤儿”。红巾士兵听后收起怀疑的目光放他们过去。

    进到城里,街道两旁的楼阁几乎全都遭到破坏,但人们已经开始修葺了。时不时还能看到农民军拿着公文查封茶楼,商铺。问了几个路人后才知道这些都是福王和几个大商人的财产,闯王命令查封起来充公。街道上也很安全,农民军小队往复巡逻,维持治安。打听到集市在哪后,一行人便前往集市。

    应该说农民军的治理能力还算不错,战乱才过去一个月便恢复了洛阳城的生机,而且秩序井然,没看到偷抢的行为发生。市集也是井然有序,做买卖的熙熙攘攘,顾客很多大概是绿林人士,肩膀上扛着青龙偃月刀,金丝大环刀,还有的像林冲一样,戴着毡帽,背着一杆红缨枪。他们见面必握拳行礼,江湖派十足。“看来金庸的小说也不是瞎写啊”,王磊心想。

    转来转去,才找到一家收山货的摊位,老板是位满脸络腮胡子的大汉,看起来虎虎生威,王磊有些胆怯,把五张野猪皮放到摊位上让大汉定价,那大汉仔细看了看皮毛的成色,质地。变竖起大拇指夸王磊真是捕猎好手,皮毛上没一点伤口。五张皮定价50两,王磊实在不清楚明朝银价的购买力,便同张李二人商议,李名彰解释“现在1两银子能换1000文铜钱,米价飞涨,大概是150铜钱一斤,那50两能买300斤大米”。王磊听了后开始盘算,一个人省着吃一顿2两米饭,300斤能供他们12个人吃一个月,好像也不太多啊!觉得不太合算后,便要与大汉讲价,此时席常安从背后窜出来悄声说他有办法,得到同意后席常安跑到大汉跟前,不知说了什么,反正最后大汉提高了卖价,又加了十两银子。收好银子,王磊开始佩服起常安的口才,亲昵地拍了拍他的头。

    手里有了银子,王磊率领大家先去衣店买了新衣服,银子不太多,先换了普通的衣服,王磊换下来自己破烂的的西服,卖给老板。老板举着西方,仔细打量着这新奇的布料和款式,啧啧赞叹着,直呼这衣服和面料真是天人制作,不仅不收王磊他们一分钱,还又倒贴了10两银子给他们。王磊感觉自己运气太好了。谁都不会想到,事后这位衣店老板会因这一件破烂的衣物怎样深刻地影响中国的社会。。。。。。自然,这是后话。

    众人穿上新衣服,精神抖擞地走在大街上,王磊走走跳跳,感觉着第一次穿汉服的感受。汉服讲究身体的合理布局,穿起来非常舒服,宽松,和西服比起来更合适做居家的服装。新衣穿在身,可身上过了好几天都十分不舒服,大家一合计便去“浴肆”即公共澡堂洗个澡放松放松,洗个澡每人只需一文钱,也不贵。一行人分开两组,女孩由妍芳带领,男的这边王磊带领进入澡堂,在里面竟然发现还有“肥皂”,没错,就叫肥皂!着实令王磊赞叹不已,看来古今许多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