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看到这个作者名字后,王磊激动得差点喊出声来,早将自己的银子抛诸脑后。这位后来湮没于中国历史,却被西方人和日本人重视的科学家,在二十年代被李约瑟称为中国的“狄德罗”。其书《天工开物》崇祯十年初版发行后,很快就引起了学术界和刻书界的注意,但在清朝并未发行,满清入关后,为巩固统治,对中国古籍进行了一次集中整理、检查、修改和销毁,即是通称的对《四库全书》的整理。《天工开物》因被认为存在“反满”思想而被销毁,埋没了300年。后来《天工开物》由藏于日本的版本重印刊行中国。里面的内容堪称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不过王磊只知道历史书上宋应星是明末非常有名的科学家,其他生卒年月,居住地址等一概不知。

    这时常知县见王磊出神地站在那里,手里端着本书,便走过来查看,拿起第二本书后翻了翻,笑道:“总算追缴回来啦!那书呆子可以安心了。”王磊奇道:“常兄,您认识此书作者?”常回答:“不怎么认识,是从奉新同僚那里了解来得,此人是当地出了名的书呆子,小时候便为了一本《梦溪笔谈》费过些周章,最后总算得偿所愿,从书匠的废书堆里拿到了。听说辞官归里后一支著书立作,不怎么追求仕途了。”王磊继续追问:“常兄您确定该书作者便是那奉新县的吗?”常皖全不知自己义弟怎么对书呆子感兴趣,翻开一页,笑着说道:“你看,这是上卷,乃粒,你看这段话:宋子曰。上古神農氏。若存若亡。然味其徽號兩言。至今存矣。生人不能久生。而五穀生之。五穀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土脈歷時代而異。和布政司里登记的失物描述是一样的,这不就是袁州府奉新县宋应星嘛!”

    “太棒了!”王磊喊道,然后请求常知县让自己代劳送归失物,常知县应允,告诉他宋宅地址,并写了封书信说明事情原委。

    第二日,衙门通知失物招领,让各路失主前去认领,小厮奉命前去把一千两银子寻回。同时,王磊则搭乘马车前往奉新,古代马车走不快,一天能走七十里路,再加上江西山地多,路上崎岖难行,一天顶多七十里就不错了,从金溪到奉新有四百多里的路程,差不多就得走上一个礼拜。五月份是农忙季节,麦子成熟该收割了,粮店等地方也要忙活起来,幸好自己提前建立了一套运行体系,自己不在小厮主持也能周转的开,王磊这才能放心地出远门。

    在晃晃悠悠的马车上,为了打发时间,他摊开《天工开物》看了起来,里面的繁体字看起来非常麻烦,幸好有插图,读起来才方便些。粗略翻完三本书后,发现自己和宋应星研究的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本书里面第一卷就讲了怎么种植水稻,怎么增产,其中略微提到肥料的应用,而自己已经把后世的堆肥法应用到了实践中。《粹精》卷里讲怎么加工谷物,里面确实有不少好方法,自己则采用了机械加工这种大规模生产化的方法。

    关于机械的应用则在《乃粒》篇里以水车,牛车,拔车等方式介绍出来,当然,自己更胜一筹的便是齿轮等新的机械。此外,《冶铸》卷里介绍的活塞式鼓风技术即使自己也没想到,当时只为了图省事直接照搬现成的皮囊式鼓风技术。其他部分如冶金,锻造,制衣,造纸就更加一窍不通了。

    翻完这本书,原世大学生的王磊觉得自己也受益匪浅,能有机会和这种科学家交流,无论是这个时代还是原世,都是种莫大的荣幸。随即他想,宋应星关于锻铁和冶金方面的记录是非常详尽而且十分先进的,如果制枪有他的帮助是大有裨益的,但却不知道这个宋书呆子对明王朝的认同感如何,自己的计划在他那里不知行得通行不通。不过转念一想,先把他弄过来再说,对于这种对科学着迷的书呆子,接受了超越这个时代三百年教育的王磊很有把握用基础科学征服他。

    马车颠啊颠的,直到颠得王磊都晕车晕的不行了,总算到达了奉新县,又走了一段路程到达了城外的北乡镇,根据路人指示后来到宋应星在牌楼村的家。

    “笃笃笃”三声叩门后,里面传出一个声音:“来啦”,等了一会儿后门开了,站前门口的是一位头戴四平方巾,身穿直身,胡子花白的中老年人,但精神还算不错。那人见门前站了个年轻人,便问:“你是谁?找我做什么”。

    与宋应星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王磊已经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等了半晌,才问:“您是宋应星。。。宋先生?”

    “正是在下”。

    “扑通”一声,王磊跪倒在地拜了一拜。

    跪地算是明朝最贵重的礼节了,宋应星有点不知所措,自己经历了五十年的大风大浪,只在当官遇到冤情时才有人忽然跪他,现在自己已经辞官,白身一个。于是他怀疑这年轻人是不是有什么冤情要求他,问:“这位公子,你怎么称呼,可有什么冤情?站起来说话”。

    “冤情?没有的事,大概他把我当成上访的了”王磊想到,于是赶紧解释:

    “小生仰慕先生的大名而来,今次拜访幸能得见,方才激动不已,让先生见笑了”。

    “哦”宋应星这才释然,请他进屋里来。王磊进到屋中,发现这屋里家居简陋,但清爽宜人,还有几幅字帖挂在墙上,书香气十足。

    宋应星请他坐下,问道:“公子可有什么话对我说?”

    王磊将随身的包裹放在桌上,摊开布匹,露出了三《天工开物》。宋应星一瞧,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上前赶紧翻了翻,问:“你从哪里得来的这些书籍?”

    “这是金溪常知县的信,您一看便知”。王磊恭恭敬敬地递上书信,宋应星接过来拆开信封看了起来。

    一会儿后,他放下信封,叹了口气道:“果然还是后生可畏,拖了这么久,竟然背个后生给破了”,然后道谢:“此书是老朽花了大番心血写成的,虽早已刻印出版,但原版丢失,令老朽痛心不已,多谢公子相助能让其回归,公子大名?”

    “免贵姓王,您叫我伯石便可”。

    “哦,除了还书,我看忠明在信里还说你是个全能之才,不仅经商有术,而且兴办义学,是义学先生,对农田水利也颇有研究,此事当真?”

    “唉,在下那点小聪明哪敢在您这里班门弄斧啊,我拜读了您的《天工开物》,里面的内容简直让我茅塞顿开啊。”王磊恭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