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士是古代统治阶层中的知识分子,产生于西周时期。由于宗法制度,卿大夫实行长子继承,其余庶子就进入士人行列。

    中国春秋时期是士人的黄金时代。按照孔子说法:那时“礼崩乐坏”,有剧烈的社会动荡。在今天看就是有大量的奴隶主破产,这些人为“士”的扩大活跃提供了土壤。

    他们上文为诸侯出谋划策,例如苏秦张仪纵横之士;下武为百姓仗剑江湖,例如墨家;后来,随着士人进入社会各个领域,统之以林林总总,种类日趋繁杂。

    到秦汉以后大一统之下,士的活动空间被压缩,主要是“学而优则仕”和隐士为人们传诵,其他人分三六九等归于三教九流。

    曹雪芹在家境败落后辗转隐居西郊白家疃,生活穷苦,友人指之是到了“满径蓬蒿”、“举家食粥”的地步。

    据此我们可以认为曹雪芹是典型隐士生活状态。隐居著书《红楼梦》传诵后世,想来比之李白作《侠客行》赞誉的著名隐者侯赢也是不遑多让。

    但是从友人敦诚曾对他写诗一首相劝:“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来看,曹雪芹心中依然是有出仕之念的。

    另外,曹雪芹著有《废艺斋集稿》一书。从书中自序可以看到,当时利用书中诸多技艺是能够获得可观的收益的。

    然而,从已有的记述看,曹雪芹的生活境遇在后来并没有改善。他像古代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对于获得、聚集财富是不擅长的。

    结论或者很遗憾,但曹雪芹依然是一个被封建专制困住的人,在对待人生未来方面他和中举的范进是一样的。

    他是一个失意人士,虽然他比当时大多数人要高尚、伟大,但他的人生依然是旧时代的牺牲品。

    无关优劣,评价一个人无外乎是站在原地看或者从后往前看。客观的、设身处地的评价是基本方式。

    笔者论此并没有以现代看古代的轻视,而是认同敦诚诗中劝诫曹雪芹要达到“任运自然”荫荫友情。

    2013年6月21日20: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