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清风山寨也逐渐成了规模。还中规中矩的在青州府里买了几个铺面。做点生意积攒钱粮。看着山上的日子好过了,兄弟们的笑模样多了,燕顺和常江的心里也放松了许多。但是山下的哨卡依然很严格,因为毕竟是落草吗,总不能不防备官军的偷袭。

    眼看着年关将近,山寨里没有了往年的压抑的气氛,常江和燕顺也每日里乐呵呵的,不在呵斥偶尔喝酒的喽啰们。只要是喝完酒不打架,不影响山寨的安全,也就由他去了。但常江一想到离去已快半年,却依然没有音讯的张大叔,心里就有点不是滋味。于是也分外的挂念。毕竟张大叔是他的救命恩人,还是他的师父。还差一点就成了他的岳父。那种发自内心的想念一旦袭来,就让性急的常江压不住了。第二日一早,他就去找燕顺,“大哥,张大叔离开半年多了,我实在放心不下,我想下山去看看,顺便也游历一下。长长见识。"刚开始,燕顺死活不同意,说:"要走也要过完年再走,再过一个月就要到年了,今年的收成不错,兄弟们好好过个年,然后再下山游历。”但常江打定了主意一定要走,燕顺耐不住常江的执拗,也只好答应。并给他备了丰厚的盘缠银两,叮嘱他有事情赶紧来个消息。一切都有大家一起扛着云云。当天夜里,几个人又一顿好醉。为常江送行。似乎,酒后的迷蒙也冲淡了离别的愁绪。

    一大早,常江辞别了燕顺和山上的兄弟们,一个人轻装简从的下了山。他先去月儿的坟前上了柱香,又回到曾经的住处看看了,之后,就一路向青州府行来。

    一路上,看着日升日落,看着渺渺炊烟,看着人来人往,看着喜怒哀乐。常江的心仿佛沉静了许多。似乎少了几许年轻的浮躁,也多了几许成熟的风韵。也许真的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吧。一路行来,看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常江越来越感觉融入了这个世界,不再有自己是个过客的感觉,似乎找到了一种一直以来都缺少的温馨。每日里,昼行夜宿,喝点小酒,高兴时哼几首当年当兵时的歌曲。不知不觉间,半个月过去了,常江也到了青州府。看着繁华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流。常江又一种恍如隔世的忧伤。不知道自己的父母现在好吗?他们是否已经忘记了失去自己的忧伤?

    天渐渐的暗了下来,街上的行人也少了,常江了在街上逛了一整天。也有些饿了。正打算找个地方住个店。正在这时,前方的街角隐隐看见一个酒旗,常江直接奔了过去。刚一进店门,店小二便迎了上来。:“客官,几位,是吃饭还是住店?”“给我开一间上房,然后切二斤牛肉,来一坛好酒。”“好嘞,客官您稍等,酒菜马上就来!”小二殷勤的应和着,麻利的去厨房弄菜去了。不一会,酒菜就上来了,常江吃着肉,喝着酒,好不快哉!不知不觉间,一坛酒就下去了,常江却依然没有醉意,于是喝道:“小二,再来坛酒。”“来嘞!”小二确实周到,还顺手为常江带来点小菜,:“客官,这是小店一点心意,你慢用。”说着,走到柜台边坐了下来。常江慢悠悠的喝着酒,听着店里其他的客人聊着天。正在这时,店门外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壮汉,背后背着一把大刀。看重量似乎不轻。而小二却似乎厌烦的瞥了一眼,就急匆匆的赶了过去。:“你怎么又来了,快走快走,别耽误了我们做生意。”汉子似乎也颇为尴尬,但还是开口说:“小二哥,有没有神饭剩菜的,多少给一点,我一天没吃东西了。”“去,去。去。”小二,不耐道。常江撇了一眼,觉得这个汉子不像是个俗人,有可能是因为什么原因落魄了,于是就冲小二喊道,“小二哥,让那个大哥进来吧,给他切盘牛肉,来坛酒,算在我的账上。”“这,客官,你看?!?”小二颇为为难的样子。常江看了一眼小二,“快去,一会我来算账。也别另坐一桌了,就放在我的桌上。快去。”说着,常江起身冲大汉拱了拱手,:“这位兄弟,且过来喝上几杯。”“好,今日就叨扰小兄弟几杯。”说着,也不啰嗦,走到常江的对面坐了下来。不一会,酒菜就上来了,二人喝着酒,聊着天。逐渐熟悉了起来。原来,汉子名叫杨志,是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后人,武举人,官封殿帅府制使,因押送花石纲在黄河里翻了船,不敢回京赴命,四处逃难到了这里。由于人生地不熟,也没有什么朋友在这里,所以始终是饥一顿饱一顿的。“不知小哥尊姓大名,今日小弟落魄,受小哥一饭一酒之恩,来日定当报答。”说完还冲常江拱了拱手。状态甚是严肃。“若是那样,你走吧,就当我常江瞎了眼,看错了人。想我常江堂堂七尺男儿,何曾在乎些许酒钱。我是看兄弟你有些眼缘,觉得兄弟也是个江湖汉子,才好心叫你来饮酒,你却如此看轻于我,罢罢罢,且喝了这杯酒,恕不奉陪了。”常江酒劲上来,也因汉子的看轻而有些恼火。汉子一听这话,赶忙道歉,“小哥,是兄弟我冒昧了,胡说八道。小哥别往心里去。兄弟这里借花献佛,敬你一杯。今日我们不醉不归!”于是二人觥筹交错,一直喝到酒店打烊。常江又为汉子开了间房,告诉汉子,如果什么时候有时间,就到清风山来看自己。就回房休息去了。

    m2.yqxs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