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黄忠走出军帐,见到前来传旨的竟然是荆州刺史府的长史陈琳,不觉大惊,还是跪拜接旨。没想到陈琳走上前来扶起他,低声道:“黄指挥使,陛下的诏书不用跪接,你我直接到帐里诉述。”说话间还暗示黄忠此事不可声张。

黄忠也是一个老江湖了,刘辩能够排除身份不一般的陈琳来宣旨就表明了此事非同寻常,当下不再计较,拉着陈琳进了自己的大帐,又吩咐黄叙安置士兵在外严防。

“陈长史,现在安全了,你可宣读陛下诏书了!”黄忠有些心急。

陈琳也不拖沓,从怀里拿出写好的诏书,递给了黄忠,“黄指挥使,情况有些不妙,你可要有些准备。”

黄忠并不理解陈琳的意思,拿过诏书看完之后,脸色大变,不慎将诏书落在了书案上,大叫不妙。黄叙也在一边候着,看到父亲如此失态,为了知道情况,把诏书捡起来看了看,心里也是那叫不好。

让黄忠父子这样表情的诏书自然是不好的消息。黄祖和黄射的部队被周瑜围困,在孙策的冲击下父子两人双双毙命当场。黄祖父子毕竟是黄忠的堂兄弟亲戚,他们不辛毙命在黄忠来说就是坏事了。

再说甘宁那一路在张巡的协助下很快兵临长沙城下,汉军和孙坚留守部队大战了几日,很快就得知了驻防长沙的只剩下吕岱和朱治率领的后备力量,而孙坚主力则是不知所踪。作为大军总指挥的甘宁有意派出大军搜寻孙坚大部队,却被参军张巡劝住。张巡直接建言甘宁集中优势兵力攻击长沙城,只待城破之日便是揭晓之时。

甘宁一路以来和张巡协同作战,确实结下了不少交情。周泰,蒋钦擅长丛林和山地作战,加上他们和自己带来的士卒大多是出自荆州南方和长江一带的人士。对于炎热的湘南地区可以说得上是就清熟路,再有张巡这样擅长谋划的军师在一边指导,汉军一路而来攻城拔寨,收编了不少蛮族番兵,尤其是在交州北部一带地位显赫的沙氏一族。

沙氏一族乃是五溪蛮等少数民族的重要重要一直,五溪蛮亦称“武陵蛮”。东汉至宋时对分布于今湘西及黔、川、鄂三省交界地沅水上游若干少数民族的总称。因其地有五条溪流而得名。主要从事农业,以染织著称。西汉初曾有在此地设置武陵郡。东汉时不断进行起义。后逐渐南迁。与今土家、苗、瑶、侗、仡佬等族有渊源关系。

这时候的五溪蛮族长名叫沙通天,算得上是正宗的汉朝土著官员,这人是刘辩父皇刘宏封的职位,对于刘宏还是忠心耿耿。自从刘辩入住荆州之后,也是第一时间派遣了长子沙悟净到襄阳面见了刘辩,说明了自己是拥护他这个正牌皇帝的。

沙通天的行为在他自己看来是忠于旧主,不负皇恩的行为,可是却不知道他惹火了孙坚。长沙和沙通天的地盘交州北部比零而居,成了挨在一起的令居,孙坚不知道为什么对刘辩一直看不惯,倒是和董卓扶持的刘协对上了眼,虽然孙坚一直也没有看见过刘和刘辩两兄弟。

董卓也是和孙坚有旧怨的,这事牵扯到了几年以前。当时还是汉灵帝刘宏在位,边章、韩遂在凉州作乱,中郎将董卓讨伐失败。中平三年,朝廷派司空张温代理车骑将军,向西去征讨边章等人。张温上奏表呈请孙坚参与谋划军事,驻兵在长安张温用皇帝的名义召见董卓,董卓过了很久才来拜见张温。

张温责问董卓,董卓答话时很不礼貌。孙坚当时在座,他上前对张温附耳低语说道:“董卓不畏罪自责,反而骄横嚣张、口出狂言,不如以应召不及时前来的罪名,宣明军法杀了他.”

张温说:“董卓一向在陇西、蜀郡一带很有威望,今天杀了他,我们西进就没有依靠了。”

孙坚说:“明公您亲自率领天子的大军,威名震动天下,为什么还要依靠董卓?看董卓的神情,对您毫不恭敬,轻上无礼,这是第一条罪状;边章、韩遂胡作非为已经一年多,应当及时进军讨伐,而董卓阻止发兵,沮我军心,这是第二条罪状;董卓接受委任而无战功,受召见却拖延耽搁,并且态度傲慢、自命不凡,这是第三条罪状。古代的名将统率军队,都会杀将立威,因此司马穣苴斩杀了庄贾,魏绛杀了杨干。现在明公您顾念董卓,不马上予以处斩,势必会损伤军法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