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蔡瑁听了,心里有些疑惑,昨天出现了张奎投军借粮之事,不知道今天又有谁挡道。立刻传令探子来见。过了一会儿只见军士报道:“有一金盔金甲的将军营前叫骂,口口声声要诸位将军过去见他。”

“这人没有其他的要求吗?”蔡瑁听了军士的转述,倒是落下块石头。韩嵩听了大怒,心想这些都是什么小猫小狗的都来打扰他们堂堂的正规军。而张奎,郑怀刚投军不久,急于立功好在军中站稳脚跟,这时候也是迫不及待要求一战。蔡瑁为了不打击部下求战的决心,只好同意。由韩嵩为首,带着张奎,郑怀出营查看情况。

三人点齐兵马出了营盘,在探马的指引下很快就到了出事的地方。韩嵩抬眼一看,只见那将生得身长九尺六寸,头戴金盔,身穿金甲,坐下一匹青鬃马,手提一杆鑾金虎头枪,见了韩嵩是带头人,叫道:“你就是韩嵩么?”韩嵩答道:“本老爷就是韩嵩,你是何人?为何知道我的名字?”

那人说道:“你休要打听我的名字,我问你:我说过要蔡瑁来亲自见我,请问下蔡瑁将军到哪里去了?”

“小贼,蔡瑁将军统领荆州水师此等重要职务,那是你想见就能见到的。我劝你还是乖乖地下马投降。”韩嵩说罢问道。

“废话少说,我与你大战三百回合,你若赢了,就放你们过去。”那人说道。

郑怀听了大怒,举起铁棍便打。那人架开棍,一连七八枪,枪枪刺向郑怀要害部位。郑怀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他浑身上下直冒冷汗,气喘吁吁。张奎见郑怀不能力敌,挺枪前来助阵。两个打一个,大战了二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韩嵩见他们两人尚不能取胜,举起双锏也上来?助阵。他们三个打一个,还不是那将的对手。正在激战,只见那将把马一拎,跳出圈外,叫道:“且住!”

三人收住手中兵器,气喘吁吁。那将提枪立马,来到韩嵩跟前说道:“在下并非和你们结仇,我乃陛下在道观拜师学武时的师弟,姓高名宠。当年在红桃山曾是陛下的亲信卫士,上个月奉了师命下山来助师兄铲除****董卓。”

高宠的一番话倒是让张允愣了愣,其实别人高宠说的没错,刘辩年幼的时候他父母听了道长的话说要养大这个长子必须让他从小习道修身。这件事情很多豪门大族都是知道的,加上高宠还拿出了刘辩篆刻的私人印章和石道人的信物柳叶拂尘,更加是对高宠的话深信不疑。

刘辩出生于汉灵帝熹平五年(公元176年),父亲是当朝皇帝汉灵帝刘宏,母亲是来自南阳郡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的宫女何氏,所以刘辩是庶出。皇子辩出生后,何氏母以子贵,被封为贵人,宋皇后被废两年后又晋升为皇后。

在刘辩出生之前,灵帝的皇子们都已夭折,所以皇子辩出生后没有养在皇宫中,而养在道人史子眇的家里,不敢叫他的本名,称他为“史侯“。因为史道人有道术,何氏想凭借他的道术保护皇子辩。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今日有幸在此相遇,就想在三位面前卖弄一下自己的武艺,还请三位兄弟不要见怪。”高宠达成了自己的目的,也就不再隐瞒什么。

张允听了大喜,之前认为是祸事转眼之间却变成了好事。叫道:“好兄弟,你有这么好的功夫,就是做我的哥哥我也愿意,何不早说?”

众人解了误会,就不在浪费时间,高宠又把身后的几位武士介绍了一遍,这些人都是以前高宠在道观和一路南下招募的豪勇游侠。回到军营张允亲自热情款待了高宠等人,队伍合兵一处。由于军情紧急,大家酒足饭饱之后又出发了,高庞前面开路,牛皋、郑怀、张奎殿后,浩浩荡荡奔往夏口要隘。

再说孙策一路潜伏而行,半途接到父亲退兵的消息,心中大悲,随行的谋士薛综建议他立即撤兵返回长沙,孙策考虑了一下还是接受了石宝的策略决定先发兵试探下对岸的蔡瑁水师,看是否能够翻盘。孙策军团昼夜兼程赶往牛头山。这一天到了牛头山,石宝走进进大营,将汉军布防的情况简单的叙述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