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高思继听赵云这样一说,脸色一沉,不在多说什么。

赵云的兄长赵风见场面如此紧张,连忙打个圆场:“子龙,刘辩陛下在安邑城卫家说过四点亲民主张,并让那些劫掠过闻喜县城的中央军将士们为苦主无偿做事以求苦主宽恕,足见刘辩陛下乃是仁义之主,有这样亲民、爱民的仁义之主统帅下,再差的军队也会变成仁义之师的!”

赵云苦笑道:“我也正是听到陛下那四点亲亲民主张和措施以后,便打消了决定投奔袁绍的想法,若是陛下一味放纵麾下将士洗劫地方,恐怕我就不会站在这里跟思继兄说这番话了!我只是希望陛下能够把那四个亲民主张坚持贯彻下去,把中央打造成像陛下所说的大汉子弟兵。”

高思继表情非常郑重地说道:“请子龙放心,少则半年,多则一年,我们将会看到一只不扰民、不害民、爱民、亲民的大汉子弟兵,若不能做到,子龙可以离开中央军,我高思继绝不阻拦!”

赵云笑道:“思继兄,其实陛下的中央军军纪已经比很多诸侯的军队好多了,只是陛下的中央军这段时间扩兵太快,军中将士良莠不齐,军纪难免会有波动。不知道陛下军中可有以整军纪的军正?”

高思继想了一下,自己只是听闻大哥说过刘辩在军中设置了各级参军,貌似参军只是负责参赞军机、政治教育、功绩录入之类的事情,还未管辖到军纪,看来自己一直忽略了军纪,便道:“根据我的消息好像尚未设立军正。”

赵云摇摇头:“难怪会出现闻喜城被洗劫之事,陛下若是想整顿军纪,我有一人推荐给奉先公,此人通晓兵法,明于法律。”

张颌指了指夏侯兰,呵呵笑道:“子龙说的可是这位夏侯兄弟?”

赵云吃了一惊,问道:“张校尉何以知之?”

张颌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天下的事情,只有我不想知道的,没有我不能知道的。”

赵云听闻张颌手里有个韩馥的情报组织,张颌这番前来相助自己剿灭黄巾残部,恐怕也是来征辟自己,想必是对自己做了一番调查,了解清楚了才过来的,所以他也没有深究下去。

张颌看了看夏侯兰,少年老成,沉稳内敛,眼睛非常镇定地跟自己对视着。张颌微微一笑道:“夏侯军正,未知你表字?”

夏侯兰道:“末将表字子芳。”

张颌脸表情严肃起来:“子芳,你觉得你能调正整个冀州军十万人的军纪吗?”

夏侯兰凝神想了一下,谨慎地答道:“末将年少资浅,如果刚入冀州军,威望不足以正十万大军之军纪,若是给我一千人,我还勉强可以胜任。”

张颌点头称许,若是夏侯兰毫不犹豫就答应下这番差事,张颌绝对会大为质疑,夏侯兰这么谨慎思考,必定胸有成竹,那就先给他一个旅团做军纪调正的实验:“子芳,你先入我宣抚营待一个月,先做一个队参军,一个月以后,我军中的军正系统搭建完成,我便外派你到一个旅里做军正。”

夏侯兰欣然领命。张颌认真地看着赵云:“子龙,你觉得你现在可以统御多少人马?”

赵云非常认真地想了一下,非常谨慎地回答道:“我在习武花费时间多过兵法,自觉还没有学通用兵之道,也没有任何领兵作战的经验,我觉得,以我现在的能力和经验,勉强能够统御一百人。”

张颌哈哈笑道:“子龙何以过谦,你现在欠缺的主要是经验和资历,这样,你先入我教导营里待一个月,先做一个队长,一个月以后再在我飞虎军里做一个营帅,以后你若觉得领兵作战方面有所进展,可以主动向韩刺史提出,可以外放你做一个旅帅,继而是师帅、军帅。子龙,不瞒你说,我对你寄予厚望,希望你能够勤学兵法,能够早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

赵云心潮澎湃,激动得难以意表,他从来没有想过那个人能够如此设身处地为一个陌生人考虑对方的前途,心里十分感激,但他面前却甚是平静地拱手道:“谢过张校尉厚爱,只是子龙有要事必须去往豫州寻求神医华佗为家兄治病,辜负了张校尉一番好意。”

张颌欣慰地点点头,赵云如此淡定的表现让他很满意,若是激动得口不择言,那就不是他希望中的赵云赵子龙了,赵云最让他钦佩并愿意委以重任的不是他的武功而是他冷静的头脑。虽然赵云决绝了他,他也没有什么,本来人各有志,加上赵云本来就像为大哥找神医治病,他也不再强求什么。

张颌见属下已经将山贼的尸体处理完毕,当即向赵云告辞道:“青山不在绿水长流,希望下次我们见面的时候已经是同僚了,子龙兄弟。夏侯子芳,我张隽义在常山郡等着你。”

等张颌离开之后,高思继又认真地看着赵云的哥哥赵风:“请问赵大哥表字?”

赵风拱手道:“思继老弟,在下表字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