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哒哒哒…叮咚…恭喜宿主完成制霸豫州任务,将会有一次抽取任务奖励的机会,请问宿主是否执行?”

几个月来都没有任何动静的希卡利再次发出了声音,时间一长萧延嗣都快把他给忘记了。“终于再次做完任务了,就是不知道这次奖励的会是那位小说里面的人物。希卡利,不用再说了,直接执行抽取行动。”

“叮咚……恭喜宿主获得人物岳腾,由完成任务‘制霸豫州’获得。人物出自现代小说《新岳飞传奇》,本世界计入身份是兖州岳家庄庄主之幼子,字鹏展。听闻宿主帐下猛将如云,赵云和高思继号称天下第一枪,很不服气,有意投入你军找他们较量,近期会出现在你军中,请宿主用心查看。”

“叮咚……检测到岳腾四维数据:武力100,统帅97,智力84,政治58.自身携带兵器凤阳烈阳枪出世,可以使武力值+1点。岳腾由于比较特殊,隐藏技能暂时无法检测出来,需进行当面检测。”

和第一次听说赵云那样,萧延嗣听到这位自称“太史子义”的白袍武将在自己的麾下时,早已闻言喜出望外。这可是威正江东的当世一流猛将,自从去年离开洛阳的时候,自己就派人到青州询问过太史慈的下落,可惜虽然拍了人去寻找太史慈也没有任何信息。更何况洛阳与青州相隔千山万水,自己到了豫州之后又忙于政务,派去的人对青州不熟悉,萧延嗣也没有告诉他和孔融的关系。所以对于寻找太史慈这件事也渐渐冷淡了下来,所以至今无缘相遇。

如果没有发生孔融介绍太史慈参加豫州军的话,萧延嗣最初还以为他会向历史上那样远赴辽东学艺,没想到太史慈竟然因为自己打出的勤王讨董的旗号吸引来了太史慈。没有发生和历史上那样因为黄巾围攻北海郡而受孔融邀请来救援北海。这简直是上天注定自己与他有缘,既然遇上了就要以礼相待,收为已用,绝不能像刘大耳那样与这员猛将擦肩而过。

当年刘备一眼就看上了赵云,而太史慈一出来也和刘备一起打过仗?,不知道刘备咋就没看上他呢?或许是太史慈个人的感染力不够.毕竟当时他立功不多,而赵云经过救公孙战文丑已经有一定的名声了.还是刘备当时没有名气,势力也很小,毕竟《三国演义》里也写到了刘备见到太史慈的第一句话是“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邪“,可见一斑了。

所以与其说刘备没看上太史慈,还不如说太史慈看不上刘备。太史慈和刘备接触是为了救孔融,救孔融是为了报母恩,又不是一开始就为了投靠谁。在对孔融有大恩的情况下,可抛下一切去帮同乡刘繇,更能说明子义不重视利益、地位。文武全才,子义在历史上东吴的地位更不在甘宁之下。??

若是按照《三国演义》里的说法的,很简单,刘繇先招他,他是个有原则的人!若是三国志的,有两点,一,刘备当时的名望不高,兵微将寡,还没看得出有什么前途;二,太史慈的老乡是扬州牧,比刘备出名而且有资本,又是同乡,比较亲切。

同时刘备也明白自己已经错过了对太史慈最佳的收服时机,只好将目标锁点在了赵云上面。萧延嗣却认为这一种说法不太成立,刘备是当世人杰,如果是他心目中的人才,他会想尽办法交结,比如孔明,他死皮赖脸,去了三次,再比如赵云,当时还在公孙瓒手下。可见在刘备心目中的人才,他是不会管他是名人之后的部下,还是老同学的部下,还是同宗的亲戚,一定要想尽办法争取过来。

另一种说法,是刘备开口了,但是太史慈没答应,我们说过了,三国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比较讲信义的割据年代,什么南北朝,五代,那是一幅幅禽兽相食的画面,然而,三国之中,不管是魏蜀吴,君臣之间还是非常信任的,而且整个社会虽然乱,但是东汉以李膺为首的清流派崇尚气节,仍深深的影响着三国中的人物。

因此,太史子义受孔融之托,请刘备相助,然而马上就投入刘备帐下,这不符合太史子义的性格,让人感觉过去,他的人品和吕布是一个档次。但其实这一种说法也不太成立,为什么,首先,太史慈只是为报恩而帮孔融,又不是孔融的部下,再者,我们看到,太史慈最后也没有留在北海,说明,孔融也不是他心目中理想的明公。那如果他加入刘备集团,怎么就和三姓家奴划在一个阵营里呢?

但不管怎么说,太史慈和刘备还真只是一面之缘,有可能的是,太史子义和刘繇是老乡,既然是老乡,应该比较熟,所以,子义报完孔融之恩,觉得还是老乡比较亲切,就跑江南去找老乡了。只是可惜啊!这个刘繇,他就不是一块材料。《后出师表》对他的评价: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言,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征,明年不战,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