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养心殿内,轩辕尺正给轩辕惊鸿介绍宋越:"这位是朕新招的奇人异士,大学生,懂得多,很有知识,以后要多请教。叫什么来着?"

    "吴亮佛。"宋越道。

    轩辕惊鸿二十岁左右,样子清秀,充满睿智,礼貌地作揖道:"吴先生有礼了,以后要多指教!"语言谦卑。也不追究什么大学生小学生了,自从被造反惊吓过度后,这位皇上老子总喜欢说些莫名其妙的话。轩辕惊鸿也是见怪不怪,但对这位奇人异士倒有些兴趣。

    "哪里哪里!承蒙皇上谬赞!"宋越道。

    "大学士,请问我国与文国和蛮国应该怎么相处?"轩辕惊鸿直接就来请教了,他以为宋越已经被父王封为了大学士,这也是个有名没权的虚位,如同师爷一般道理。

    "恕在下直言,而今蛮国独大,文国民国尚在国内局势不太稳定状态。攘外必先安内,然有外侵如何安内?连横之策也。联文国以拒外敌,内可安也!"宋越道。

    "我欲联蛮国以瓜分文国,借机强大不是更省时省力?"轩辕惊鸿道。

    "非也,非也!联蛮国,文国必亡。然蛮国转头再攻民国,民国有胜算乎?文民两国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也!"宋越分析道。

    "果然高士!昨晚,文国迎亲队伍已经到达我国。蛮国太子又来提亲,如何应对?"轩辕惊鸿诚恳求教。

    宋越道:"我夜观天象,明日应该天晴,明日午时安排两边同时上朝接见即可!"

    "那不是激化矛盾?"轩辕惊鸿道。

    宋越道:"到时山人自有妙计。"

    "我且相信高士。然高士所言攘外必先安内,敢请教如何安内?"轩辕惊鸿请教道。

    "安内必先去奸佞,再削兵权。去奸佞,需分化轩辕独武和伍得一之间关系,再用钱武进之手铲除之。后削钱家兵权,方可保平安!"宋越道。

    "怎么分化轩辕独武和伍得一?"轩辕惊鸿继续问道。

    "两桃杀三士也!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有三个力大无穷天下无敌拜把子兄弟的功臣,最后却不把国王放在眼里。国王就用两个桃子作为奖赏,奖赏给功劳最大的两个。结果,没得到奖赏的羞愧自杀,另外两个觉得对不起兄弟也自杀了。至于怎么个变通,以太子之聪慧无需在下多言了吧!"宋越道。www.

    "高人,果然是高人。但是削钱家兵权不会让有功之士心寒?会不会引起反叛?以后谁愿为皇家卖命?"轩辕惊鸿不解。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怎样处理也是艺术问题,就看太子到时如何发挥了。"宋越道。

    轩辕惊鸿对宋越再深深一鞠躬:"吴先生,多谢指教!"内心佩服得五体投地。

    轩辕惊鸿一走,一言不发的轩辕尺问道:"你会看天象?不简单啊,大学生。和亲之事你明日有什么方法?"

    "正要陛下帮忙呢!"宋越在轩辕尺耳边如此这般说道。也难得解释天晴问题。什么天象,夜间有星星月亮不天晴才怪!

    "大学生就是有文化!"轩辕尺憋了很久的一口痰随着吐出。宋越吓得又一躲闪。

    "陛下,我本来名字宋越,记住了。对太子也不便说出真名。"宋越提醒道。

    第二日午后,太阳高照,有些许炎热。

    朝殿之内,文蛮两国使团尴尬就位。

    轩辕尺正坐朝上,次座太子轩辕惊鸿,再次坐宋越。

    朝堂之上议论纷纷,哪来的野小子,坐在了整个朝官之上?

    "安静,安静,今日两国使团都来提亲,可是朕只有一个女儿,大家说说怎么办?"轩辕尺摆着皇帝谱。

    "当然是和文国提亲。文国提亲在前,今日为接亲而来。总有个先来后到吧!我民国可是一言九鼎,不能失信于天下!"钱武进首先发言。

    "丞相大人不要误传谣言。文国先有提亲意愿,而非正式提亲。要说正式提亲,也是蛮国先到都城啊!"伍得一明显已经收到阿里耶的好处了。

    "是啊,要说先来后到的话,应该是蛮国。"轩辕独武和伍得一一个鼻孔出气。

    朝上群臣议论纷纷,大多站在了轩辕独武一边。

    "大家安静。今日两国使团同时晋见,听听两边使者如何说来。"轩辕惊鸿道。

    文国走出一人,宋越一喜,这人正是柴满贯。来的还有李公公穿山箭兄弟等人。

    柴满贯道:"我文国民国素来交好,从上古至今,往来甚密,从无战事纠纷。真所谓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再者,安民之本,在于择交。择交而得则民安,择交不得则民终身不得安。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当今文国皇上年虽幼,然励精图治,国有所倚,政有所依,诚信友善,提亲贵国,但愿两国延续友爱,平等互惠,共御外敌,以保国之太平,民之安定!"

    堂朝诸臣无不点头赞同。但凡不傻者皆知,邦国之交,关乎己危!

    "好个伶牙利嘴!"阿里耶扇着扇子缓缓上前:"本太子亲自来提亲是事实。何为诚意?不用本太子多言。或许过去我们两国之间有些冲突,然而冲突不是用来激化的,而是要用来解决的。本太子提亲也是本着解决冲突的诚意而来。贵国是和是战自有定论。我国和贵国边界线远远长于贵国和文国边境线。如果有战,文国何以援之?和亲是本国的诚意,休战之诚意。望陛下慎裁之!"言外之意,似有威胁之意。满朝文武皆有不快。

    "大家各有各之理。朕昨日得一奇人异士,但听他如何断!"轩辕尺咔了一口痰又硬生生吞进去,然后说道。

    这不瞎胡闹吗?朝上又是一起议论。

    "大家肃静。"宋越缓缓站起:"本人吴亮佛乃修道之人,通天理,知天数。人世之未来过往,皆为天定,故不能逆天行事。逆天行事者必遭天谴。今日之事,不在理之先后,而在天之定数。故由天断之。"

    "这人不是疯子吧,如何天断之?"朝上再起议论。轩辕尺恰到时机的轰了一把鼻涕。

    "来人,挂一白布悬堂上,本人做法,上天之意定然显示于上。大家以为如何?"宋越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