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王龙是大姑姑的老邻居。

    大姑姑家所在生产队的土地几年前就已经全部被征收了。原先的庄稼地正陆陆续续地盖了厂房。还没有盖厂房的土地可以继续种庄稼,但随时有被占用的可能。如果被占用,政府会补偿已经种上的庄稼的损失。

    因为这些可耕地随时都会变化,每年都在缩小,所以无法再分配了。再说了,每家每户已经拿过土地补偿款了,这是凭空所得。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先占先得。每次收完庄稼,家家户户抢种下一个季节的农作物。下手迟了,就不是你的了。

    庄户人家世居于此,许多人家都沾亲带故,低头不见抬头见。在这个抢种的过程中,心里还是有点数的,不能抢得太多了,否则你就不好做人了。

    母亲陪着笑脸对大姑姑说道:“耽误你一天,少抢不少地呢!”

    大姑姑绷着脸说道:“可不是吗?”

    过了一会儿,大姑姑又说道:“明天我不能来了。再不抢,就没有了!”

    母亲只好说道:“好哎,好哎。”

    又捆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大姑姑说道:“这个三精皮,老早就回去了,也不等等我,害得我得走回去。要走不少的路呢!”

    母亲明白大姑姑的言外之意。

    到了下午四点半钟左右的时候,母亲对大姑姑说道:“时候不早了,你还要赶路,就早点回去吧。我回去给你做点晚茶。”

    “不用吃晚茶了。你忙你的吧。”

    “下午出来这么长时间了,我也顺便回去看看风爸爸的情况。”

    姑嫂二人将手里的稻草捆好后,各自拎着两捆稻草带到了田头的路边处。

    回到家后,母亲先去卧室里看了看父亲。然后到门前的菜地里割了一点韭菜,打算做几碗韭菜鸡蛋面条。奶奶坐在灶膛后面烧火。面条下锅后,母亲嘱咐奶奶留意一点锅里的面条,不要让汤水溢出来。她又去院子里梨树下的塑料桶里捞出一条鲤鱼,打算给父亲熬一点鱼汤。

    面条做好后,母亲从碗橱里拿出父亲专用的碗筷,先给父亲盛了半碗面条放在边上凉一凉。

    三人吃完面条,送走大姑姑后,母亲又端起面条进了卧室。

    父亲吃完面条之后,母亲又开始做鱼汤。煎好鲫鱼放入水后,母亲嘱咐奶奶水烧开之后,再用小火熬一熬,然后盛半碗出来凉一凉,端给父亲。

    母亲又赶到地里干活去了。

    她早已计划好了,今天无论如何得捆好所有的稻草。明天姑嫂几个用板车拉回去(运送稻草至少得两个人,否则是拉不动的)。后天,等二爹爹从县城做工回来,请他帮个忙将稻草堆好。

    这个事情,得一鼓作气。一旦拖下来,已经捆好的干稻草淋了雨就很费事了。

    已经月上树梢了,母亲才拖着疲惫的双腿回到家。心里想着明天无论如何得将稻草拉回来。

    大姑姑还得抢占地盘呢,母亲不好意思再让她过来了。

    三姑姑九十点钟才能来,下午两点多钟就得回去接孙女放学了。时间有限,干不了多长时间的活。一个人又干不了这个活,光靠她们这个两人,一天肯定干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