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母亲用另外一只手推开了郁风伸过去的那只手,满脸泪水,严肃地说道:“不要你擦。离你爸爸远点,不要靠得那么近!”

    郁风不由得跪直了身体。

    死亡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有许多的事情要去做,在应县的农村,有着众多的仪式。家人沉浸在悲伤之中,哪有心思去张罗这些琐事!通常都是由本家叔伯出面张罗。郁风家已是三代单传,作为远房本家的大爹爹与二爹爹只得站出来了。

    第一件事情就是安排人将“上表”请到位。“上表”不到位,许多仪式是不能举行的,流程是走不下去的。

    所谓“上表”,女性是娘家人,男性是舅舅家的人。当地有一句老话:舅舅家的儿子大十岁。其实又何止大十岁呢?不论你比舅舅家的儿子大多少岁,当你的母亲去世时,你都得一遍又一遍地下跪请示,得不到同意,你就得跪着。平日里,可能体会不到,但在这几天的时间里,将会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什么是“上表”,什么是“下表”!

    亲人亡故的当天,子孙们得理发,因为在接下来的七七四十九天之内是不可以理发的。

    表姑父再次出面,将理发师请上门来。理发师再次婉拒了表姑父递过去的红包。

    郁达山的“上表”跟郁风的大姑父是远房本家,又在同一个生产队。大姑父是村里多年的老支书。他主动提出跟报丧的一同去请“上表”。

    多半情况下,“上表”会在第二天的一大早赶到。因为大姑父的出面,两个主要的“上表”当晚就赶到了。一个是郁达山的表兄,一个是表侄。

    郁达山的“上表”共有兄弟三人。老大与老三已经过世了,只有老二健在。在应县农村,讲究长房在先。

    见是“上表”来了,这边早已有人远远地迎了过去,接过了两人手上提着的纸烛。

    这两个亲戚,郁风已经好些年头没有见过面了。不过,他还是认识的。两人刚一进院门,郁风便叫了一声二大爷与大哥。

    两人并未停下脚步,只是冲郁风点了点头,直奔堂屋,一脸的威严。

    郁风小跑着跟了过去,抢在这两人之前进了堂屋,匆匆忙忙地跪在了父亲的遗体前,小妹与安琪也跟着跪了下来。

    “上表”来了,一定得跪迎的。

    早已哭哑了嗓子的母亲,在这两个“上表”到来之前才被劝止住,在边上的长凳上坐了不一会儿。再一次地半跪在父亲的遗体前,一只手撑着地,一只手扶着门板,痛哭流泪。

    这叔侄二人分别在父亲的遗体前磕了三个头,从容地行完礼,站在边上后,郁风等人这才起身。

    “上表”到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盖纸。所谓“盖纸”,就是用纸钱将亡故之人的面部遮盖起来。盖纸之人必须是“上表”。

    这边郁风刚站来,那边仪式的主持人村里的老会计便走了过来,说道:“赶快向‘上表’请示盖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