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戏忠知道这样打听别人的秘诀有点不好,不过他实在是好奇。

    郭嘉也是好奇的看着刘晋。

    “秘诀当然有,不过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刘晋笑着道。

    戏忠和郭嘉有点失望,以为刘晋是防着他们,果然秘诀不能那么容易让别人知道。

    “等什么时候有空了,敬教你们。”刘晋接着道。

    “子谦当真?”戏忠和郭嘉对视一眼,皆是不敢相信。

    “自然。”刘晋点点头。

    “不知子谦有什么要求?”戏忠问道,秘诀总不能白教给他们吧。

    “嗐,多大点事,不用你们做什么,这秘诀的基础就在‘九九歌’,很简单的。”刘晋不以为然的道。

    “九九歌?”戏忠和郭嘉听到刘晋说没什么要求,都松了口气,以为不是什么重要东西。但听到刘晋的话还是很好奇,这“九九歌”还能被玩出花来?

    “不错,你们先把‘九九歌’倒背如流再说,剩下的有空了再教你们。”

    “倒背如流?”戏忠和郭嘉惊了,正着背他们没问题,倒背如流,他们还得继续努力啊。

    “九九歌”即现代的九九乘法口诀,“九九”之名就是取口诀开头的两个字,即从“九九八十一”开始一直到“一一如一”结束。

    “不用按字倒背,按条倒着来就行。”还好刘晋反应过来,不然岂不是成了瞎耽误工夫。

    “还好还好。”戏忠和郭嘉也松了口气,这简单,用不了一个时辰就可以做到。

    三人又是一阵闲聊,没一会儿第二节课开始了。

    这节课教的是《春秋》,夫子姓陈。

    提到《春秋》,刘晋最深的印象就是:

    “关某是读《春秋》的。”

    当然这句话属实是被玩坏的。

    刘晋听得津津有味,不过听夫子讲解,刘晋才知道自己以前的认识有些浅薄了。

    以前他看《春秋》都是当故事会来看的。

    没错,就是故事会。

    其实《春秋》里面记载的,是二百四十多年的春秋各国大事,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天文气象、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可以说,《春秋》是一本大型百科全书,后来由孔夫子收集修订。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春秋》的内容寓褒贬、彰善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整个天下的风气向积极的方向转变。

    所以关羽读了半部《春秋》,明悟了其中的忠和义。

    于是就有了一副对联:

    孔夫子,关夫子,万世两夫子;

    修春秋,读春秋,千古一春秋。

    快乐的时光是短暂的,一节课就在刘晋听故事中过去了。

    时间也到了中午,可以回去吃饭了。

    不过中午回家吃饭的基本没有,外地的是回不去,当地的是不想来回奔波。

    所以大部分学子都是在学院吃住,当然是要交钱的。

    刘晋则是回家去了,反正又没多远,骑马也就几分钟的路程。

    出了学院大门,刘晋嘴里一个响哨,只见“飞云”从旁边的树林钻出来,走路一蹦一跳的,显然心情极为不错。

    刘晋翻身上马,往家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