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人谓唐之有天下也,秦王之勇略志大而功成,不知高祖慎重之心。”

    “持之固,养之深,为能顺天之理,契人之情,放道以行,有以折群雄之躁妄,绥民志于来苏。”

    “故能折笔以御枭尤,而系国于苞桑之固,非秦王之所可及也。”

    “高祖李渊固然倜傥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众,却遇事无断制!”

    “遇事无断制!”

    “小神医……有点意思。”

    “这些话说得很好,朕以为说的很好,太子,你觉得呢?”

    皇城!

    养心殿!

    听着五弟恭亲王将一些话语娓娓道来,德正帝执笔挥就,一一书录下来。

    随最后一个字收尾,不由的深深呼吸一口气。

    再次诵读一番,德正帝面上自生笑意,瞧着不远处的太子,抬手招了招。

    “父皇!”

    “儿臣以为,小神医是否轻视了太宗,无太宗,唐之天下,何以由来?”

    大赤五爪龙袍着身,头戴乌纱折角向上巾,身材挺拔多俊逸,玉带皮靴多橐橐。

    闻父皇之言,太子一礼。

    “你……未有领略小神医此语精髓,这番话……最后五字为要。”

    “遇事无断制!”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我朝太祖若无明断之心,何以江东起兵,有如今天下。”

    “唐太宗李世民若无决断之心,何以有贞观之治!”

    “你……需要学的还有很多。”

    “于小神医的赏赐,朕本欲要明日以观太妃病情,再给于落下。”

    “现在……可由内务府准备了。”

    “五弟,当日你都赏赐了他什么?规格三倍以上便可了。”

    瞥了太子一眼,德正帝摇摇头。

    那个小神医挺有意思,能够从唐书中品味出这五个字,已然非常人可以做到。

    他才十岁!

    就有这般敏锐目光?

    断!

    君王之重,首要在断!

    十二年前,非一个断字,何有今日?

    小神医的回应……父皇满意与否不知,德正帝还是欣赏的,还是喜欢的。

    当有赏赐。

    “陛下。”

    “当日臣弟赏了他黄村之地,良田千亩。”

    “……”

    “……”

    三倍以上?

    恭亲王嘴角一抽,陛下直接定下在自己赏赐的基础上多三倍?也太……多了吧。

    当初给于小神医的赏赐,若非璇儿捣乱,应该只有原来的一半,后来……体王妃之重,些许财货不算什么,便是落下那般。

    陛下要三倍以上?

    这还只是陛下的。

    父皇那边还有赏赐的,按照礼制,陛下的赏赐不可能多于父皇的,果然陛下都三倍自己之赏赐。

    父皇那边起飞更多?

    加起来……怕是都比得上一个郡王的赐封之赏了。

    “这是你的赏赐!”

    “怎会……,是否多了一些?”

    片刻之后,德正帝有些小小的沉默。

    五弟恭亲王的赏赐,若是折合成银子,都快有十万两了,自己三倍赐下,三十万两?

    父皇那边……,德正帝更为沉默了。

    本以为恭王赏赐的东西加起来万两银子已经足够了,现在……,一些话都说了出来。

    似是有些尴尬。

    “臣弟原本的赏赐只有三分其一,或一半左右。”

    “碍于璇儿的唠叨,又观王妃此后不再受病症之苦,便是……如此了。”

    “陛下,臣弟以为,三倍赏赐有些太多,不如倍增赏赐,再赏他一个虚职。”

    “陛下或有不知,小神医的表字鲸卿,寓意明了,若然赏一个不错的虚职,当更好。”

    恭亲王近前一步,主动为君分忧。

    “表字鲸卿?”

    “有趣!”

    “倍增赏赐,赏一个虚职!”

    “嗯,听上去稍可。”

    “太子,你觉该如何赏赐?”

    德正帝赞赏的看向恭王,不为三倍,只是倍增,还是可以接受的,再来一个虚职?

    庙朝上下,虚职很多。

    可采。

    “父皇。”

    “儿臣以为恭王叔所建甚好,虚职之类,可属太医院。”

    太子尚未从先前的遇事无断制之事走出,又得此问,心神惶然,拱手一礼。

    “虚职!”

    “父皇那边已经加封他太医院行走了。”

    “小神医医道不俗,于《唐书》也有独特见解。”

    “嗯,朕已有所决,恭王,内帑准备一下吧,待父皇那里的赏赐落下,再行跟随!”

    山眉挑了挑,没有理会太子建言。

    取过桌案上的一串佛珠,在手中轻轻拨动着,小神医……医道不错,《唐书》史书也不错。

    起码,那番论断就是一些进士都不一定可以说出来,父皇又是随意询问,也无他人之授。

    数十个呼吸之后,念及一事,不由嘴角轻扬,轻捋颔下短须,再次吩咐着。

    “臣弟领命!”

    恭王颔首。

    “太子!”

    “这幅字就赏你了,无事多看看,会有所得。”

    德正帝盼着身旁的戴权。

    “儿臣惭愧。”

    太子跪拜一礼,自戴权手中接过那张写满字的语论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