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入睡之前,陈冬月突然想起了韩嬷嬷到底是谁了。

    这两天要紧想着琉璃的事儿,她差点儿把小尤老师的嘱托给忘了。

    于是次日一早,陈冬月便找了尤娘子,问韩嬷嬷人去哪儿了。

    是,这位姐忙得连韩嬷嬷都没空安置。

    好在尤娘子说人就安置在了花圃院子里了,昨日都已经跟着她去过绣坊了。

    尤娘子还说:“韩嬷嬷的意思是,哪怕是一品的夫人要定制大礼服,咱们也是做不了的。

    因为需要用的料子和装饰用的珠子什么的,民间根本没有卖的。

    不过大礼服做不了,但是一品夫人和宫里头的娘娘们,时兴的衣服款式韩嬷嬷还是能帮忙打打样的。”

    “明白了,”陈冬月点点头,“既然如此,咱们也不必强人所难。其实我的主旨很简单,就是服饰怎么华丽,怎么大气,咱们就怎么整。”

    “那这造价可不低啊,”尤娘子搓了两下手,还为难道:“关键您要让咱们二十天里出那多套衣服,真的很难做到。”

    “招些绣娘吧,二三十个绣娘一起干,试试行不行。另外还可以去外头采买些,实在不行,你让韩嬷嬷带你去都城瞧瞧去,有好的衣裳,你就收了来。

    至于预算.......你去阿芸那里先支五千两,不够到时候再跟阿芸要。”

    为了尤老师的汉服首秀,陈冬月也是拼了。

    “东家,我有句话,不知道该问不该问。”尤娘子听得五千两的预算,心里头也是直打鼓。

    毕竟平日里绣坊做的绣品,哪怕是客订的褙子褂裙,那都没有超过十两银的。

    这回要花掉整整五千两,尤娘子说自己不心慌那都是假的。

    可没想到陈冬月却还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道:“不该问就不用问了,反正你记住,咱们的主顾,要的就是让人眼前一亮就行了。”

    “那,那行吧。”尤娘子答应的有点勉强。

    但是真到了要买布料,裁版子的时候,却还是干劲十足。

    连韩嬷嬷都夸她,这利落劲儿,就是连尚服局的尚宫都是能做得的。

    因为实在看得中尤娘子,韩嬷嬷便把自己的看家本事,都一一教给了尤娘子。

    原本就当惯了教习的尤娘子,自然是一点播,就能学会。

    也就几日功夫,她那绣技,就得到了不少提升。

    想着有宫中的嬷嬷做教习,也是机会难得,所以尤娘子还鼓励陈冬月来跟她一起学。

    陈冬月当着韩嬷嬷的面,不太好拒绝尤娘子的盛情邀请,于是装模作样的也学了一点点皮毛的皮毛的皮毛。

    “东家这布袋子缝的还是挺好的嘛,看着能装一斗米呢!”

    尤娘子你拿着陈冬月做的第一个成品,非常诚心地夸奖道。

    “确实不错,”韩嬷嬷硬着头皮,尽量找着陈冬月作品的优点,“虽然针脚有点稀疏,但是好在~~~好在~~~~这布袋子够大。”

    “啊,”陈冬月有点儿不太好意思地把自己缝的布袋子捏在手里,难得不敢大声说话,“这,这是个袜子啊......”

    “嗷~~~~”

    “哦~~~~”

    韩嬷嬷和尤娘子再不敢多言。

    不过最后,这双袜子陈冬月也没有留给自己穿。

    她这人,最懂知恩图报。

    想着宋柯毕竟给她送来了那么多银两,所以还是特地让冯北跑了趟北地,又给宋柯送了点夏天的衣物和菜干茄子干萝卜干啥的去。

    这里头,还有心灵手巧的陈冬月,给宋柯缝的两双袜子,和一个马褂。

    虽然那马褂,用君澜的话说,就是麻袋底上挖个洞。

    但是!!!

    礼糙情义重,陈冬月希望宋柯能懂得这个道理。

    .......

    因为艾敏这次订货量大,所以他要在聊城等着琉璃厂现产。

    好在之前琉璃厂招了四个小工,这会儿加班加点的干着,大约要等上半个来月,这批货差不多才能凑齐。

    毕竟艾敏的生意要做,但是别家先预定的单子,也不能撇下嘛。

    闲着无聊的艾敏,就在季崇宁的监视,不是,陪同下,在聊城招猫逗狗,溜达的不亦乐乎。

    在听说陈冬月开了书院之后,艾敏的小助手,就对此表现出了非常浓厚的兴趣。

    于是乎,季崇宁就准备带着这两人去见识见识,大荣朝的书院,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你等会儿吧,”陈冬月见季崇宁要独自带着两位外国游客去参观书院,便好心提醒他,“青山书院那路不好找,一会儿你等孔杰回来了,让他带你去。”

    “不用,”季崇宁拒绝道:“怎么说,我也在聊城住过一段时间呢,不就是找个小河沿巷吗?我能找不到?

    你忙你的,忙完早点回家吃饭,我早上出门的时候,让胡庄头抓了老鳖杀了鸡,一会儿让厨子煮个霸王别姬喝。”

    “......你还真不拿自己当外人啊你!!我同意了吗你就杀鳖宰鸡?!”陈冬月咬着后槽牙问道。

    季崇宁扇着扇子,淡定道:“我付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