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正臣,为什么不能动他们?”

    这位被称为“正臣”的中年将军可不得了,他叫王禀,是东晋丞相王导二十七世孙,自小就在军中摸爬滚打,立下无数战功,是琅琊王家这一代的门面之一!

    如果按照正常历史,这一位大佬几年后才会正式名动天下,然后在金人南下时,壮烈战死在太原。

    但这一世,因为任原带来的蝴蝶效应,王禀提前被朝廷任命为东平府兵马总管,和他的结拜兄长一起坐镇东平府!

    而他的这位兄长,也不简单,是个政务能力出色的人,而且原是童贯门下的门馆先生——程万里!

    水浒原着中,这位太守下场可不太好,因为董平看上了自己女儿但他没有同意,就被董平怀恨在心,直接在宋江那儿一句“安得不害百姓”,就给这位判了死刑。

    然后董平破了城,先抢了他那个姿色无双的女儿,然后把程太守一家老小杀得干干净净。

    所以说,程万里啊,原着里确实有点儿冤。

    “兄长有所不知,这梁山八百里水泊,而且兵强马壮,高太尉带着一十三万兵马去讨伐,结果连自己的命都丢了。”

    “兄长初到东平府,还是以安民为主,先不和梁山起冲突为妙。”

    王禀看过高俅那一次的战报,看完之后,哪怕他是军中老人,也是汗流浃背。

    那可是十三万大军,不是十三万头猪,还有九节度和禁军正副总教头作为领军人物,这种配置下居然还被打成那样,那只能说梁山过于可怕。

    他们一个东平府才多少人?王禀觉得还是不要以卵击石了。

    “有道理,那我们还是先重视民生,梁山打出的旗号是替天行道,为民做主,可如果各地官府治下的百姓们能安居乐业,那梁山这个旗号就废了。”

    程万里表示,既然如此,那他就要从百姓入手,釜底抽薪,这样子才能压制梁山的发展。

    “兄长的能力我是放心的,这个策略小弟也觉得是对的,那我们就先以东平府练手,看看能不能让东平府百姓对梁山失去好感!”

    王禀表示,自己的这结义兄长这一招妙啊!这样子如果成功了,那以后梁山就是无根之萍,再也不用担心了!

    “其实只要所有百姓都安居乐业,梁山这种贼寇就不可能成事,也不知道那些州府的主官都在做什么,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程万里对其他州府的主官非常不满,在他看来,天下四大寇,其实都是被逼出来的。

    谁逼的?官家自然是没错的,那错的只能是当地的官员!

    “兄长,不是每个人都跟你一样,这个朝堂现在很乱,如果没有人提携,很多有才之士都没办法施展自己的才华。”

    对于眼下的这个时局,王禀看得还是很清楚的,自己的这个兄长,如果不是因为背后有童贯撑着,也不会这么顺利。

    “那也不是他们就此尸位素餐的理由,看看他们做了什么?天下冒出四大寇,还都和朝廷作对,这都是他们那些人搞出来的!

    程万里对朝廷的信任和忠诚,不用多言?他当然知道现在朝廷中,蔡京权倾天下,但他始终认为,只要地方官员把自己的职责都做好,那么哪怕官家稍微有些识人不明,也无伤大雅。

    “对了正臣,现在王庆被招安,田虎方腊还在和朝廷作战,那梁山呢?为什么从高俅那一战以后,就没了消息?”

    程万里有些不解的就是这个。

    “这事儿确实很蹊跷,所以兄长,咱们一定不能轻举妄动,要从长计议。”

    王禀也不知道为什么梁山现在这么安静,但他觉得,小心无大错。

    “嗯,我听你的。”

    程万里对自己这位好兄弟的话还是很在乎的。

    “对了兄长,婉儿也不小了,这一次来东平府,你也得考虑一下婉儿的婚事,嫂嫂走了那么多年了,但她应该也是很想看到婉儿早一点儿找到如意郎君。”

    “唉……你说得我又何尝不知?只不过这孩子被我宠坏了,现在要求她未来丈夫要文武双全,你说,这种人才,上哪儿找去?”

    提到女儿,程万里虽然嘴上说着女儿的不是,可脸上却是满满的骄傲。

    “兄长,婉儿天资聪慧,又生得水灵,她提这要求怎么了?很合理啊!”

    王禀笑了。

    “再加上兄长您这家世,要我说啊,婉儿这未来的丈夫,不仅要文武兼备,出身也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