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一年后,柯岩从监狱里被释放了出来。

    这一年里,柯岩在监狱里没白白度过。他读了很多书,古今中外的名着:巜窦娥冤》1、《西厢记》2、《牡丹亭》3、《三国演义》4、巜水浒传》5、巜红与黑》6、巜欧也妮.葛朗台》7等等。

    在监狱里,那个在寿县就与他见过面的蔡廷祥首先来看过他。据说蔡大师是他的前身的老师,他穿越过来后,他就成了蔡大师的学生。

    后来,他在考古队里的同事,还有他的同学,不断地有人来看他,对他的遭遇深表同情。同时,也会发表一些对当局腐败无能的言论。

    而这些书便是他的那些同事、同学带给他的。

    事实上,他并不完全认识这些同事、同学。

    对同事而言,他们之间的接触,仅仅是从鸿宾楼参加所谓的宴请开始,到被陈布林解到县衙为止。其间不会超过一天的时间。

    而对同学而言,则完全是些生面孔。(后来他才明白,原来他们都是自已爷爷的同学)

    到了县衙,那个陈布林说为了避免串供,要把他和队员们分开关押。

    结果,他们就分开关押了。考古队的队员们关在一个大房间里,柯岩一个人被关押在一个小房间里。

    而在这个小房间里,蔡廷祥和古沛然先后去看望了他。

    而所谓的“同学”,则是受蔡廷祥的授意来的。他们都是蔡廷祥的学生,“他”的“同学”。

    然而,经过了一年多的接触,这些“同事”、“同学”就都很熟悉了。

    同事中的那个小王,叫王一博,他是NJ市人,父亲是京城警察厅长,叫王庭桢。

    如果按照二十一世纪的叫法,王一博是“干部子弟”或“官二代”8。

    本来,按照指控,考古队捣卖古文物属知法犯法,“无字碑失踪”又有重大嫌疑,判个十年八年那都不在话下。

    小王的父亲在此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法院最后放过了考古队员,只判处考古队长坐一年半的牢狱。

    这个结果蔡廷祥能接受,柯岩也能接受一一不就是一年半么。毕竟总得有人出来替人受过嘛!

    而同学中有一个叫伊红中的人,他在市党部工作。有人说他有很深的政治背景,可他觉得他与伊红中还挺有缘分,挺划得来。

    从监狱中出来后,由蔡廷祥出面周旋,想让他回到科学院。但遭到各方势力的抵制,他们的理由是:判过刑的人不能重入科研队伍。

    还是小王的父亲收留了柯岩,让他到警察厅谋了一个科长的职位。这个科叫应急科。

    这个科长的级别虽然没有考古队长的高,但它有实权,是肥缺,多少人想要还要不到呢!

    蔡廷祥很无奈,一个高徒却改行当了警察,这是不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讽刺?

    王厅长和蔡廷祥是朋友,王厅长告诉蔡大师,你的高徒当了警察未必是坏事,应急科可以打击文物领域的犯罪活动!

    王厅长是个很有作为的人,他对柯岩说,他很早就想在警察厅成立一个应急科,专门对付突发事件。而柯岩就是这个应急科的科长。

    他还把他的儿子王一博调到应急科。

    从此,他就过起了“上班族”的生活了。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柯岩无端地蒙受灾难,已是很倒楣的了,现在灾难已过,想必后面必定是坦途。

    有一天,柯岩没坐人力车,而是步行去上班。走到大街上,只见乌泱泱的人群把整条大街都塞满了。

    这些人穿着破烂,篷头垢面,原来都是河南、Ah的难民。

    近来他看报纸,看到全国各地均发生大规模的自然灾害,水灾、旱灾、蝗灾,陕西、山西、河南、Ah为最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