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不久之后,刘虞收到刘和书信,面色凝重。荀谌闻讯后,神色难掩忧虑。钟繇接到信函,心中焦急不定。

    乌桓胡人再次叛汉,危及幽州边境安宁。冀州、兖州、青州征收的粮食,已被调往易县、洛阳、彭城、黄县四地。如今三州之地,已无存粮。

    三人只得派人,纵马奔赴各县,找当地士族商谈,粮食借调之事。一番周折后,终于得到部分士族的支持。然而,幽州面对着危机四伏的局面,眼下尽快攻克蓟县,已是刻不容缓。

    刘和此时,打算文丑领那些洛阳郡兵,即刻赶赴居庸关。若是上谷,代郡二地的乌桓胡人,也跟随蹋顿趁势作乱,那必须得将这些乌桓胡人,隔绝在太行山外。

    刘和此时紧锁眉头,思索着如何应对这突发的局面。其知晓,现在是关键时刻,任何一丝疏忽,都可能导致幽州各郡,皆陷入灾难的发生。

    刘和决定立即派遣士卒,进驻居庸关,阻止代郡与上谷乌桓胡人,可能的入侵。

    郭嘉等人,建议刘和在居庸关以北的太行山一带,进行严密防守,防止北边的乌桓胡人,趁乱进攻。刘和便派遣文丑,率领那些洛阳郡兵进驻居庸关,交代文丑加强对乌桓胡人的监控和防范。

    文丑带着洛阳郡兵一路奔赴居庸关,经过连日的行军,终于来到了太行山北面一带。这里的山势险峻,地势险要,正是极适合设防的地方。

    文丑立刻展开了严密的防守布局,派遣郡兵加固城墙,同时安排二十几名斥候在附近,确保能够尽早发现和阻挡敌人的进攻。

    在文丑的严密布防下,居庸关内的郡兵们,时刻戒备着北边乌桓胡人的动向。而文丑本人,也是日夜不停地巡视着各处防线,确保每一个郡兵,都能尽职尽责地履行自己的防御职责。

    居庸关上空,笼罩着一股紧张的气息,而太行山一带的山川,也仿佛在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文丑带领着守军,一丝不苟地备战,等待着即将到来的考验。

    鲜于辅与鲜于银二人,率领郡兵往东赶路。驻守在土垠的高顺,已然探知蹋顿,正率领三万乌桓兵马,行至令支县。距离土垠不足二百里。数日便将兵临土垠城下。

    而高顺自章武一路北上攻打渔阳,右北平。麾下士卒只剩不到四千人。高顺遂又派出一名斥候回报刘和,希望刘和能尽快派兵支援自己。

    刘和围困蓟县月余。幽州各县,已然大雪纷飞。先前刘和便派司马懿去附近各县,调集一些御寒之物。在大雪纷飞的幽州各县,刘和围困蓟县的消息,早已传遍了每一个角落。

    蓟县附近士族百姓们,纷纷议论着这场持久的围困。也有人担心蓟县的百姓,能否度过这个难关。

    司马懿在刘和的命令下,奔波于各县之间,调集一些御寒之物。寒风凛冽,雪花纷飞,寻找物资并不容易。然而,司马懿不敢怠慢,一路上奔波劳累,不停地向各地的士族与百姓求援。

    有的百姓奉献出自己,仅存的一些木炭木柴,有的幽州士族愿意捐出部分粮食,就是为了支援刘和,盼其早日剿灭公孙瓒。

    不久之后,在一个寒冷的傍晚,司马懿带着数十车的御寒之物,回到了营寨。刘和知晓能在冬日里,征调眼前这些物资,实属不易。

    而公孙瓒在蓟县城楼之上,每日皆眺望冀州军营寨许久。其原本以为大雪降下,刘和便会暂时撤军。然如今,冀州军仍旧纹丝不动。这让公孙瓒与关靖二人,内心十分懊恼。

    蓟县存粮,只剩八万石左右。而蓟县的诸多百姓,已然出现许多断粮之人。只因先前公孙瓒攻破蓟县之时,手下士卒到处抢掠蓟县百姓。故而大雪落下之后,蓟县百姓已然开始有人饿死,冻死。

    关靖知晓,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些百姓,死在蓟县。故而便建议公孙瓒说道:主公,如今城内存粮已然不多。蓟县诸多百姓,想必已无存粮。

    不若将一半百姓放出蓟县。刘和不会坐视这些百姓饿死,定然会以军粮救济百姓。如此,吾军减少了粮食消耗。而城外冀州军,则增加了粮食消耗。或许刘和不久,便将粮尽退兵,届时主公便可择机突围。

    公孙瓒听罢,并未多想便同意了关靖所言。然却担心放百姓出城之时,冀州军会趁机攻城。关靖说道:主公既有此虑,不若吾亲自前往城外营寨,与刘和言明此事。

    且刘和父子二人,在幽州颇具名望。其定然知晓,若趁百姓出城之际发动攻城。这些百姓定然难逃一死,吾料刘和定然不会作出此举。公孙瓒遂同意,让关靖出城去见刘和。

    片刻之后,蓟县北门便突然打开了,从城门口走出一人。巡查的冀州士卒,立马将情况报回。刘和听罢,便让许褚去营寨门外看看。若只一人,便将那人带来大帐。许褚遂拱手领命而去。

    待来人行至营寨门前,许褚打量了一眼,发现乃是一位文士。便开口询问数语,得知乃是公孙瓒使者。便带着关靖,往营寨中间的大帐走去。

    待关靖进入大帐,便见帐内有不少人。关靖一眼望去,也认不出谁是刘和。关靖便拱手朝向众人行礼,开口言说乃受公孙瓒之命,行至此处见大司马刘和。

    此时,刘和向关靖招了招手,示意关靖行至身前。关靖见状,也不自觉的打量刘和几眼。随后刘和说道:不知足下乃何人?关靖拱手回道:在下姓关名靖,字士起。乃公孙将军帐下长史。

    刘和点点头,然后问道:不知公孙瓒派汝来此,何事?

    关靖道:蓟县围困日久,百姓无粮。冬雪降至,愈发艰难。公孙将军欲放百姓,派在下来说情。若大司马攻城,百姓将死。望三思!

    刘和听罢,呵呵笑道:汝且回去告知公孙瓒,让其放心。和绝不会趁机攻城。关靖便拱手一礼,然后便向刘和辞别。刘和便让许褚,送关靖出营寨。

    关靖踏出营寨,迎面寒风凛冽。其心中明白,若是城中百姓再受一日之苦,必然有无数人饿死。故而关靖才会决心,劝说公孙瓒将百姓放出城来。

    径直回到蓟县后,关靖便行至公孙瓒身前。然后向公孙瓒言明情况。随后,关靖便处理此事而去。

    翌日蓟县城门口,涌出大量百姓,大部分皆是妇孺老弱。那些蓟县士族以及青壮百姓,关靖并未放出。因为关靖知晓,刘和定然会顾及这些人的性命。若公孙瓒无法突围,那么便以这些人的性命,要挟刘和。

    刘和这边,早已安排了士卒,接应这些蓟县百姓。营寨诸多帐篷内,已然准备了诸多御寒之物。军中伙夫们,也尽皆忙着煮黍谷。走出蓟县的这些老弱百姓,皆被士卒接进冀州军营寨。

    一队队老弱百姓漫步而来,被士卒们接进军营寨。寒风刺骨,这些百姓大多衣衫破旧,神情落寞。待百姓们,见到正在烹煮的黍谷之后,不禁跪立感激,眼中满是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