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都说万事开头难,原世还是学生,现在就要当老师了,而且还是自己最头疼的教师职业。原世王磊觉得作为一名教师,要对付繁忙的教学任务,要备课,还得对付课堂上叽叽喳喳不安静的学生们,怎么看都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可自己还偏偏摊上了。

    一大早,王磊和伊瑞斯便两头跑,伊瑞斯负责采购教学用具,纸张,书本什么的。王磊前往到常知县府邸,跟他说了自己办义学的打算,并提出了资金的困难。常知县不愧为地方父母官,当即表态要大力支持义学,而且亲自修书抚州知府,请求从府里划拨钱款支持义学。常知县与王磊商议后,认为义学是造福地方的好事,决定由常知县牵头,集合县里的乡绅共同捐款为义学前期的运作做准备。看到义兄如此重视学校建设,王磊千恩万谢而退。

    从县衙出来后,王磊站立片刻思考下一步该做什么,此时常府贾管家从后面赶上来问道:“员外可已经准备好学堂的桌椅,牌匾诸等事务?”刚到一个新地方,并不知道哪里有好的木匠,铁匠,王磊也正为这些事务发愁,见管家这么问,便虚心讨教:“我初来宝地,对工匠诸般事务都很陌生,贾老可有指教?”贾时答道:“常老爷也考虑到员外的难处,特意叫老奴协助,日子久了,员外便会熟悉这里”。于是贾时领着王磊到了金溪最好的木工坊“太升木工”,交代了定制课桌桌椅等事项后,王磊展开了写着学校名字的那张纸让工坊老板照样打制一块匾额。老板也粗通文墨,看到“学堂”二字,又从贾时口里得知这是义学要用的后,硬是分文不收牌匾的钱,桌椅的费用也折半收取。王磊再次感谢工坊老板的善意,感慨古人的淳朴,善良。

    又交代了匠人几个细节后,时间已经到了正午,两人在城门处拜别。王磊径自回到郁柳山庄。刚进门,就看到伊瑞斯抱着一沓纸往正房走,男童们也抱着书本纸张东西房跑。贾时留下来的小厮跑来跑去挡住他们要自己搬。王磊上前叫住依瑞斯让他汇报采购情况。

    “你们大明的纸张真是又便宜质地又好。”伊瑞斯抱着纸张边走边说,“这种宣纸是纸坊老板大力推荐的,听说我们要办义学,他们打了八折。对了,还有这种纸,叫毛,对,叫毛边纸,老板说写字作诗它最好”。用手触摸纸张,感觉质地细腻,柔软,韧性好,不错,编写教材用这种纸最好。关于教材,伊瑞斯按照命令购置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这几种古代著名的启蒙读物。在王磊的教学计划里,少年们需要学会的传统知识并不多,只要明白基本的繁体字和文言文即可,至于八股文章那一套是万万沾不得的。最重要的是自己要给他们灌输的超越时代的东西。

    到了下午,王磊和伊瑞斯开起了闭门会,商讨教学方案。两人先达成了一个共识,数学是知识的基础,哲学是知识的归宿。伊瑞斯从笛卡尔那里学了不少好东西,用几何学教一群十四五岁的少年应该不在话下,代数王磊自己便可担纲。语文方面,启蒙读物需要一个专业老师来教,没办法,繁体字不是自己强项,只能日后雇一个教书先生。鉴于历史上法语在17世纪后期欧洲的重要地位,王磊决定让伊瑞斯教法语课。这倒让这位老外吃惊不已,毕竟天朝上国愿意学习蛮夷之邦文化的人可并不多。此外,绘画,艺术鉴赏,体育和战斗技能课归伊瑞斯,自然科学基础,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政治思想课也是王磊亲自担纲的。这样,基本的教学计划就制定完毕,保证这群青少年能在人生最重要的时期能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计划比较完善,暂时想不到什么漏洞。因此二人决定把计划写下来,由于实在用不惯毛笔,王磊还是借着法国人的羽毛笔完成了草稿。虽然第一次使用这种“老古董”,但笔尖划过毛边纸的感觉还是很棒,学生时代那种写字入神的感觉又回来了。一个下午,状态良好的二人不仅完成了一星期的教案,而且编写了教材的大致提纲,最后将每周课程表贴在教室墙上。

    四月二十九日早上,天上飘起了蒙蒙细雨,路面湿滑,但热情的木坊老板还是将桌椅赶制好送来了。桌椅都用黑色的树漆刷了一遍,据老板讲,树漆经过他家的独门秘方加工后不仅没有一点气味,而且干的很快,所以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一会儿,小厮和一个匠人抬着一块蒙布的匾进到院中,工坊老板示意后,蒙布被揭下来,正是“共和学堂”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王磊很满意,连声赞叹。工坊老板也笑容满面,对溢美之词连忙道:“哪里,哪里”。

    众人忙忙碌碌将桌椅板凳放置在一间正房中,之前王磊早有考量,一间正房差不多能安排四十名学生,如果人多了可以加到六十名,还有一间正房可以做办公室,加上自己三个教师可以在屋里办公,存放书籍,考卷等等。看着渐渐安放好的课桌板凳,他环视一周,突然发现好像还缺少什么东西。“对了,没黑板!”他哀叹一声,由于这个时代大明还没有黑板这个东西,所以这就得靠自己想办法解决了。索性黑板并不是什么技术性难题,解决办法也很简单。趁天还没黑,王磊吩咐小厮赶紧去木工坊买一块木板,考虑到学生们的身高,大概规格是宽三尺,长一丈。小厮没问为什么,领命而去。接下来还得考虑粉笔的问题,粉笔的成分是碳酸钙和石膏,还有水。这个常识他知道,可怎么配比就不知道了。由于天色已晚,而且第二天还要举行开学仪式,晚上研究粉笔已经来不及了,只好做罢。

    大概过了半小时,小厮和一个伙计抬着宽大的木板进屋,王磊命令小厮用墨汁泼洒在木板上并且用刷子刷匀,小厮二话没说照做。等稍微凉干后几人合力将黑板抬到墙上,用钉子钉牢。

    一切完毕,王磊到厢房查看了少年们的情况,他们情绪都很亢奋,尤其是孙牛孙力两兄弟,做梦都没想过能和城里的孩子一起坐在课堂读书。他嘱咐少年们要早早睡觉便退身出来。然后他到了西厢房,敲了敲门,听到里面有走动的声音,看来这些女孩还没有睡,等了片刻后,妍芳开门让他进去。一进门,王磊便问道:

    “明天开学,你们准备好了吗?”

    “都已准备好,妍姐姐还教我们些字呢。”乔招娣笑嘻嘻说道。

    “那么,我还是那个要求,你们裹脚布解了吗?”王磊盯着妍芳的眼睛问道。

    “解,,,解开了”妍芳脸红道。

    “很好,要想呼吸自由的空气,就先除掉一切束缚,首先从脚做起。”王磊意味深长地感慨道。

    “王大哥,什么意思啊?”乔招娣不明所以。

    “首先,你们该改口称我为老师;其次,这句话你们慢慢领会”。说完他告别而退,留下一脸困惑的三姐妹。

    时间差不多到了戌时,王磊躺到床上安然入睡,为第二天养精蓄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