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时间到了春分时节,各地老百姓开始外出踏青,进行放风筝,喝春酒等活动。而各路势力也开始苏醒,冲突频发。

    在江北重镇九江,对于江西各地蜂拥而起的民变和义军,浙直总督冯元飚并非选择性无视,而是因为他军事才能浅薄,无法有效组织军队进剿。二月初的时候,令他心神不宁的金溪叛军释放了前任巡抚吴辅同,作为友善的回应,他决定暂时不动这股势力。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需要集中精力对付身边不听指挥的平贼将军,太子少保左良玉,而且左良玉素来与督抚官员不和,前有熊文灿,后有杨嗣昌,丁启睿,现在又加上个冯元飚。这样文官武官闹矛盾,得渔人之利的自然是第三方。

    江西各地官军虽不时与义军发生冲突,但基本维持了表面上的和平。但这脆弱的和平,在三月底随着左良玉军攻占汉阳而结束了。

    历史上本该是张献忠在五月攻占武昌,没想到王磊穿越带来的蝴蝶效应使得李自成军加快了壮大速度,张献忠军也发展很快,在围城两个月后便攻占武昌,建立有名的大西政权,自“称大西王”。改武昌为天授府,设立五军都督府和各级官吏,一副称王称霸的派头。

    武昌陷落后,朝廷立刻下令左良玉进兵收复湖广,在冯元飚的催促下,左良玉军趁张献忠立足未稳之际攻占了汉阳,驻兵十五万,隔着长江与大西军对垒。

    随着汉阳的占领,冯、左矛盾暂缓,在左良玉的协助下,冯元飚开始对各地义军用兵,战事骤然升级,多地义军遭到官军攻击。

    三月二十五日,共和军控制区最北端的王桥镇,当地民兵在追击地主武装时被诱入深山,遭到不明人数的敌军包围,后来在骑兵营两个排的援救下撤离。参与追击的民兵两百人撤出来的活人只有二十多名,骑兵营两人被射伤,都是箭伤,后来医治时发现箭头带毒,正好碰上医院的前明军毒药将设法医治,这两名骑兵才保住性命。

    奇怪的是,当地的地主武装并没有多少弓箭,箭头淬毒是猎人最喜欢干的事,而大部分本地猎人早已投奔共和军。如果是明军也说不通,明军弓弩也淬毒,但能在很短时间内就将民兵大量杀伤,甚至把共和军也伤了两人的明军部队还真没见过。

    两个多月内伤亡这么大的战事,这还是头一遭,此事经过上报后,正忙着布置防务的王磊对此重视起来,同时叫来席常安和当时救援的骑兵排长。席常安说,根据幸存的民兵讲述,这支敌人道路两旁草丛里设伏,待他们全数通过时从两旁包围,在地上有长矛手和狼筅手,从草丛里突然伸出长矛和狼筅攻击,在半山腰上还伏有弓手。被包围后民兵军心大乱,根本没注意到敌方人数,很快伤亡过半。

    骑兵排长补充说,他们赶去救援时发现民兵队伍正陷入苦战,后路被敌军堵死。他注意到这股敌军头缠红布,身上裹着兽皮,腿上绑着竹片,弓兵腰间挂的箭袋应该是兽皮制作,看起来毛茸茸的。他们作战时以六七人结阵,看见我军时近战之兵迅速撤走,弓兵弯弓搭箭作掩护,敌军弓箭甚是犀利,一射一个准。而且他门撤退速度也很快,走山路如履平地。共和军放排枪没有伤到他们一人。

    王磊听后顿时觉得头大,这么奇怪的军队还是头一遭遇到,仔细回想后世的历史书里,也没记载过这种军队,难道又是“穿越效应”?王磊百思不得其解,席常安的军情部成立时间不长,光是左近的事就够他忙活了,他也没有什么主意。募地,王磊想到一人,或许他有办法。

    李名彰刚刚处罚了那个民兵队长就被叫到议事厅,王磊把详情告知后问他有什么办法。李名彰读书多,细细一想后问道:“老师,您说敌军箭袋以兽皮而制,看起来毛茸茸的?”

    “嗯,根据骑兵排长所见,应该不错”

    “这应该是毛兵,也称毛葫芦。”李明彰答道。

    “毛兵?毛病,我怎么没听说过?”王磊疑问道,在原世还真不知道明末历史上有哪些奇葩军队,还“毛葫芦”?